中国人民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30秒完成]
搜索
查看: 85449|回复: 5

[现代文学] 西藏之水救中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3 20: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倡科学争论(代序)
——赵南起
  我国的水资源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水是不可替代的生命之源、生存资源。
  中国是个贫水国。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21位,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老天爷的厚此薄彼在造成我国整体上水资源匮乏的同时,更使中国北方严重缺水,这种状况已经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沙尘暴愈演愈烈,沙化速度相当惊人,致使我国荒漠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7.9%、沙化面积占18%。新疆的胡杨林大片干枯,罗布泊成了沙海中的凹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草原,不少地方如今成了“抓把黄沙飞天下”的浩瀚沙海。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子孙后代如何生存?
  如何摆脱中国北方的水危机?怎样解决中华民族缺水这个心腹之患?
  民间水利专家郭开提出的南水北调“大西线引水方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发和希望。大致设想:引雅鲁藏布江水,串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过阿坝分水岭入黄河,简称雅黄工程。计划年引水2000亿立方米,相当于4条黄河水量。经青海湖调蓄,自流入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经岱海调蓄,自流入东北及晋、冀、京、津等;通过给黄河补液,满足陕、豫、鲁等地的需求。
  这个计划倘若得以实现,不仅可以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北方的缺水问题,还会在改造沙漠、扩大耕地、增加电力、创造就业岗位等诸多方面带来诸多好处。
  80多岁的老部长周子健从人民日报《内部参阅》上看到了郭开的“大西线引水方案”,他向党中央写了封荐举信,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1998年4月25日,江泽民就此信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我国水的资源大为短缺,必须引起全党十分重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已有若干方案,现又接到子健同志来信并所附的人民日报《内部参阅》上郭开写的《关于大西线调水工程》一文。批示强调,对南水北调方案,“必须从长计议,全面考虑,科学选比,周密计划”。
  但是,对于郭开大西线调水方案,在专家队伍里却存在不同反响,在职能部门也没有引起重视。支持者,评价很高。反对者,为数不少。
  反对意见主要观点是:“西藏没那么多水可引”,“自流入黄河不可能”,“施工难度大”,“天方夜谭”,“没讨论的必要”。这些反对意见,有些显然缺乏根据。比如自流问题,源头朔玛滩水库海拔3588米,引水渠入黄河处3410米,千把公里流程,落差170多米,怎么不能自流呢?关键的关键是,用爆破方法堆石垒坝可不可行?长距离的隧洞能否打通,技术上有没有问题?你没有调查验证就给人家否了,不是科学态度。科学嘛,应提倡争论,重在调查。从某种意义上说,支持科学,其实就是支持论证。
  在中央领导同志的过问下,一支由爆破、隧道、水利、地质、气象、建筑等方面的11名专家,加上中央电视台记者,组成了“大西线南水北调考察队”,进行了1个多月的实地考察。他们从雅鲁藏布江的调水源头朔玛滩开始,沿着“大西线”,一直到与黄河交汇处,沿途重点考察了水资源状况、引水路线和相应工程等,并以沿线江河的水文资料、地理特点为依据进行分析论证,结果表明,郭开的“大西线引水方案”是可行的,引水量也是可靠的。通过实地考察,大家的意见形成了统一共识,就连开始时持怀疑态度的专家,也都表示赞成和支持。
  2000年10月,我在政协礼堂听取了考察队的汇报。考察队长何广沂是爆破专家,有“爆破大王”之称。他在汇报会上说,整个工程的大坝现场他都看了,坝址选择得相当好,两岸壁立千丈,搞堆石坝很容易。隧道专家的名字我忘了,他也在会上说,大西线关键地段石质好,打隧洞有把握。
  听取了专家考察队的详细汇报后,我心里有底了,曾向江泽民同志当面汇报说:“大西线调水工程,我们这代人不做,下一代也要做,总有一天会有人去做的。”
  我觉得,对这样一个工程浩大的调水方案,有不同看法甚至反对,是正常的,也是好事,但不能过早地否定或肯定。应通过实地勘察,反复论证,选比择优。遗憾的是,有关部门没有经过对比论证,就轻易进行否定,这是不正常的。正因为如此,我和阴法唐同志在党的“十六大”前夕联名向中央写报告,建议成立由多部门、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班子,对“大西线”进行现地勘察,综合分析,全面论证,择优选取,供中央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郭开的治水方案诞生至今,虽然仍处于民间论证阶段,但却得到了许多热心者的支持。其中,包括一批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也有不少在西藏、四川、青海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干部和军队领导。他们不仅关心支持“大西线调水”,而且希望早日看到结果。还有不少像郭开这样热心的同志,他们没有任何报酬,没人为他们评功摆好,凭着一颗爱国之心,或东奔西走,呼唤社会;或实地考察,精心论证;或慷慨解囊,捐资尽力。吃辛吃苦还要吃气,这就是“大西线”奠基者的可贵精神和高尚风格。我从内心里为他们而感动!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20: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藏之水救中国》作者访谈

  你为“大西线”写本书,可能会引起进一步争论,这当然是好事,希望本书能客观反映情况,综合各方意见,集思广益,敞开言路,为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做出贡献。
问:你是部队作家,怎么对“水”产生了兴趣?
  答:八个字:缺水形势,忧患意识。中国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21位。中国北方缺水,但西藏水多,西藏东南部有相当于12条黄河的水量白白外流,造成下游地区泛滥成灾。面对这样的现实和矛盾,我介入水事,就是为了唤起警觉,宏扬良策,为解决我国的水危机尽到一个作家的职责和义务。
  问:请谈谈《西藏之水救中国》的成书过程好吗?
  答:有个认识和发展的漫长过程。17年前,郭开等人引黄济京的治水思路刚刚形成初步体系,发起人之一的韩守文给我打电话,希望我在报刋上宣传宣传。于是就认识了郭开等一大群“运河迷”、“引水狂”。听了他们的介绍,我立刻为他们的积极性所感染,但里面涉及的科学问题,我不懂,不好肯定或否定,于是从那时候起,专家学者的每一次规模较大的实地考察,我都跟随行动。为着这样一本大书,我还学习了世界各国的西部开发史,世界水利大国引水史和中国古代的水经春秋,为成书做了大量准备工作。1998年5月,中央领导对郭开的大西线引水工程作了批示,进一步坚定了我的成书决心。
  问:你在后记中说,你是用生命写作的,读完全书,的确有这样的感受。请你谈谈,你为什么舍得花这么大精力?
  答:一是题材重大,效益多多,涉及民族生存和国家命运,即便拿出毕生精力完成它也值得;二是科学性强,加上地域辽阔,要使它深入浅出地跃然纸上,让广大读者一看就懂,不下苦功夫不行;三是没有人为这本书拨款、出资,我不用心写,不注以丰富知识、形象描述和极大热忱,就不能引起社会关注。
  问:这本书有哪些突破?
  答:一是题材上的突破。人们常见的报告文学是事情完成了,或者进入重要阶段,写成文章,向世人宣传。这本书不同:国家尚未立项,工程尚未上马,书出版了。这是前瞻性报告文学的特点。二是传统观念上的突破。传统观念认为:龙宫在江河湖海的深渊,而本书认为中国的龙宫在高高的冰山上,明确了中国顶级水塔的妙址和储量。同时还指出水资源的价值,不光是数量、质量,还有居高和势能,要“高水高用、中水中用、低水低用”。
  问:请用简要语言概括一下这一宏伟方案的效益。
  答:简言之:2000亿立方的水,中国北方多出4条黄河,水进沙退,扩大几十亿亩绿地、草场和耕地。罗布泊、艾丁湖等均成泽国,沙尘暴有了克星。电力翻番再翻番。好几亿人喝上清洁水。驯化长江,保护三峡。根治黄河,“悬河”消失,永不泛滥。十大江河连网,摆脱水旱灾难……
  问:这个方案何时才能正式上马?
  答:我在《结语》中引用了鲁迅先生的话:宛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赵南起将军在向中央领导汇报时说过的那句话:“大西线调水工程,我们这代人不做,下一代也要做,总有一天会有人去做的。” 张旻茜
人们的普遍经验是,水是上帝赐给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世界上最廉价、最丰富的资源。事实上,这笔财富是非常有限的。科学家经过精确计算,得出如下一串基本数据:
  地球表层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水覆盖面积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71%;陆地面积为1.5亿平方公里,约占29%。地理学家们简称为“三分陆地七分水”。
  在这七分水体中,97%是咸水,淡水仅占其中的不到3%,这些淡水的2/3以冰的形式固定在南极洲和北极格陵兰的冰盖中,人们很难利用。人类所能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淡水总量的2%以下。
  有人比喻说,地球总水量一桶水,可用的淡水只是一小勺。这点水供人均分配,数量就更少了。
  历史发展到20世纪末期,中国人终于在世界水荒的警示牌前猛然醒悟:龙的故乡原来是个贫水大国!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淡水资源量仅23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4,世界排名121位,被列为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这么一点雨量,70%集中在4个月内降落,其中2/3以洪水形式白白流走了,致使原本缺水的形势雪上加霜。
  地域差异造成了永久性旱区:中国长江流域以北,包括西北内陆河在内的广大地区总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3.5%,人口占全国的43.6%,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
  中国人均水资源983立方米,属严重缺水水平,而且是绝对缺水。由于老天爷的厚此薄彼,中国北方出现了无处不旱、无城不渴、无河不干、无水不污的严重局面。各地缺水困情成了年复一年的热点新闻。
  以色列缺水,世界闻名。
  中国的地区缺水之冠是华北地区。故而业内人士将华北冠以“中国的以色列”。
  这种比方会令人吃惊,也许会有人认为是夸大其辞。然而事实是,华北人口的人均水量不如以色列。
  全国平均降水量为每公顷2.9万吨,而华北仅占这个平均数的1/5到1/6。人均水量,全国人均数为2300吨,而华北的人口超过了全国总数的1/4,人均水资源不足200吨。这个数字比以色列人均数还少。
  拥有6500万人口的河北省,数十年来一直被干旱所困扰。境内的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等,20年前就先后断流或干涸。2000年大旱,全省372座水库和4.8万口深水井已经干涸见底。300多万人口和70万头牲口得不到足够的饮用水,20万公顷农田颗粒无收。
  如此严重的缺水形势,河北人为什么没有“以色列水荒”的忧患感呢?主要原因是超采地下水而掩饰了地面水的不足。河北省水利厅资料显示:近年来,全省每年超采地下水50亿立方米。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省累计超采地下水600亿立方米,其中,深层地下水300亿立方米已无法补充。照此耗费速度下去,石家庄的地下水15年就能采完,邯郸地区的情势更为危困,不用15年地下水就会枯竭。黄河全年流量约为580亿立方米,河北超采600亿立方米地下水,大大超过了黄河全年流量,这就是说,黄河全年的水,别处一滴不用,全部用来补充河北省的地下水,尚缺20亿立方米,地下水赤字触目惊心!
  超采地下水带来的严重后果已逐渐显露了出来:地面下沉、海水倒灌、大地开裂。
  位于大运河畔的沧州,深达10米的裂缝有数百处,许多房屋已有塌陷趋势。整个平原地区已发现200多条地裂带,涉及35个县65个乡。河北省第二水利电力勘测院的总工程师英若师已经得出结论:原先华北地下漏斗仅有几个,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这些地下盆地已经连成一片,形成了世界面积最大的复合漏斗区,俗称“空心漏斗”,总面积至少在5万平方公里以上,后果相当严重。
  河北省8个供水区地面沉降200毫米到1000毫米不等,总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有的市中心下降了1.6米之多。若再不谨慎对待,或许某一天,人们正沉浸在睡梦中,真的就会发生地陷楼塌的人间惨剧。
  华北的旱情虽然超过了以色列,但中国人的水危机意识远不如以色列那样强烈。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许多人还在浑然不觉之中。
提起内蒙古,人们立刻想到那首千古流传的《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可惜的是,如今的内蒙古大草原,很难找到古诗里那种水草肥美牛羊壮的美丽景象了。
  内蒙古草原十分辽阔。站在草原上向四周眺望,天是圆的,地平线是弧形的。无论你向哪个方向眺望,“一望无际”不为过。资料显示,内蒙古整个天然草地面积有70多万平方公里,而饲草灌溉面积只有400多万亩。这里的降雨量为50毫米至450毫米之间。蒸发量是降雨量的10倍以上。亩均水量570多立方米,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4。由此可见,内蒙古的旱情是多么严重!
  在这干旱天地里生活,人、畜用水得靠“基本供水井”来提供。说它“基本”,大意是“维持基本生活”而已。地下水很深,有的深达300米才出水,这样的水井,几十公里才有一口。也就是说,人、畜渴了,得跑几十公里才能取到水喝。
  近几年连续大旱,有些水井干涸了。牧民们要到几十公里外拉水吃,水价贵到每立方米30元以上。因此,饱受缺水之苦的内蒙人是惜水的。他们几乎都有这样的好习惯:吃完西瓜,把瓜皮扣过来,放在干净的石块或草地上,以防迅速蒸发,好给干渴的路人留下一点“救命水”,也给黄羊、鸟类等野生动物留下生的希望。
  2000年,内蒙古又遇大旱。7月底,首都北京的各家报刊上,大都登载了这样一条新闻:《天灾人祸,黄羊遭受灭顶之灾》。黄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尤其是生活在中蒙边境中段草原上的长尾黄羊格外珍贵。由于干旱的煎熬,许多野生动物在干渴中死去。有位记者在中蒙边境走了约300公里,亲眼目睹许多渴死路边的长尾黄羊,有的甚至在饥渴难熬中蹬腿挣扎,那情状,真是惨不忍睹。由于长期干旱,内蒙草原进入盛夏季节枯草尚未返青,黄羊虽说能够忍饥耐渴,但长期断绝水草也是难以生存的。所以,到7月底,草原上已有上万头黄羊在干渴中死去。
  内蒙古的这场大旱,渴死了上百万头牲口。牧草无收,牧民们无法生活,迫使10万儿童中途退学。这场灾难至今人们记忆犹新。
  查阅内蒙古地区往昔的干旱资料,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宋宝庆二年、清光绪十九年及二十五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和东部数盟,先后发生大旱,“河川全干,地面草全干枯”,“游牧连年荒生,牧畜业皆倒毙”。提及抗灾能力,史曰:“每遇干旱,牧草枯死,草原赤地千里,人畜饥疫,牧畜倒毙。”所幸大旱之后,草原遇雨,便有了牧草的兴旺。《敕勒歌》久唱不衰,关键的关键在于草原的旱后复生。
  如今的大草原,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复生能力。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严重缺水。
 提起大西北,人们立刻想起“大漠孤烟直”、“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等古代诗句。大西北缺水历史触目惊心。
  干旱埋藏了繁荣的丝绸之路,干旱消失了昌盛的楼兰文化,干旱将一个好端端的西部变成了千里赤地、万里荒漠的荒芜凄凉地带,致使许多地区成了寸草不生的生命禁区。
  那些环境条件稍好的地区虽有人居,但也逃脱不了干旱的困扰和高度缺水的威胁。
  这里,不说缺水如何制约西北经济的发展,不提干旱如何造成了西部地广人稀的格局,仅就饮用水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对于饮用水困难,原水利电力部在1984年7月颁发的《关于农村人畜饮水工作的暂行办法》中制定了这样的标准:
  一是距离标准:距取水点单程1公里至2公里以上,或至取水点垂直高度100米以上的村寨;
  二是水量标准:在干旱期间,北方每人每日应供水10公斤以上,南方40公斤以上;每头大牲畜每日供水20公斤至50公斤;每头猪、羊每日供水5公斤至20公斤。
  以上两条为起码标准。凡达不到上述标准者,皆属饮用水困难。
  事实上,解决饮用水困难,已经成了西北人民近期奋斗的一大目标。
  拿宁夏来说,那些距黄河及引灌区稍远的村庄,吃水相当困难。笔者的爱人,曾随部队派出的扶贫医疗队,到陕甘宁边区扶贫巡诊,亲眼目睹了那里的缺水惨状。
  那是一个平水年,但水源距村寨有十多里路。家有毛驴者可以把水拉回来,没有毛驴水车的,得靠肩担、手提、脑袋顶。
  水贵如油,人们惜水如命。半盆水,洗完菜舍不得倒掉,用来喂猪喂羊。平时想洗脸洗脚,简直成了奢望。至于洗澡,那是雨天的事了。孩子拉了屎,地上的粪便无水冲洗,当妈的从院子里捧来沙土,然后,连沙带屎扫出门外。屁股上的屎也只好以沙行事:母亲将孩子领到院子里,极其简练地说:“撅着,闭眼!”一把沙子朝着孩子臀部扔下去,抹抹擦擦,就算完事了。
  男孩没问题。女孩可就麻烦了,例假无水清洗,出现臭味,当妈的不忍心,总要为女儿留点“卫生水”。就那么一点“卫生水”,当爹的也舍不得,因为那是保命水。
  条件好的家庭才有水窖,水窖是上锁的,钥匙掌握在一家之主手里,家人渴得无法忍受时才动用窖子里的水。
  当地人说,只有孩子出生、青年结婚、人老去世之后,才能动用窖子里的水洗一洗身体。
  医生们说,那里的女人普遍患有妇科疾病,因为没水洗。
  姑娘找婆家,不问存款多少,先问家有几眼水窖。
  建个水窖这么难?说难也不难,不就挖个洞吗!再用胶泥和石灰封漏,加上木板盖即大功告成!这在别的地方也许很容易。但在贫困地区太难了。附近都是沙地荒坡,到哪去找胶泥和石灰?所以,那里的水窖大都是从爷爷辈传下来的,所用胶泥都是以金黄的小米从遥远的地方换来的。砌窖也有一定技术难度,弧度要合适,窖壁要夯实不渗漏,这就难上加难了。很多家庭连饭都吃不饱,哪有资金修水窖呢!
  北京的老八路们闻知实情后为之动容。最关心西北旱情的人是曾经从那片沙棘中钻出来的老将军。每每谈及老区的贫困,将军们总是情不自禁地说:“对不住乡亲们呀,解放这么多年了,那里的水窖还这么少,有愧呀!”
  恶劣的环境增添了本不起眼的水窖的身价。因为它是旱区人畜生存的保障、财富的象征、战天斗地的胆量。因此,修建水窖成了大西北人民致富之路上一项独具特色的“水利工程”。
2000年特大旱灾,宁夏、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地赤地千里,渠道龟裂,河汊干涸,连水窖里也掏不出水来。于是,50万家庭,300万人口讨水过日子。讨水队伍绝望无助的模样,让观者潸然泪下。幸亏宁夏的“生命工程”,陕北的“甘露工程”,以及甘肃的“121工程”,解决了1000万人的饮水问题。否则,讨水人口会超过好几倍。
  “远看像跑反的,近看像要饭的,一问是讨水的。”这就是讨水队伍的真实写照。
  怎样才能避免讨水队伍的产生?甘肃省的“121工程”为赤地千里的中国北部旱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甘肃省的“121工程”源于该省定西山区。
  定西的年降雨量只有300毫米,而蒸发量却达2000毫米。山上无树,山坡无草,到处光秃秃的。雨季下了雨无法储备,裹着泥沙流走了。定西人在长期的干渴中创造了水窨储水的方法,——这里说的水窨与前边提及的水窖是一个意思,即地下大水缸。
  所谓“121工程”,即“一个家庭,两眼水窖,一亩庭院”。
  水窖深度6米以下才不致水发臭。每窖容量30至50立方米。每户有这样的两眼水窖,精打细算过日子,就可以结束讨水的历史。
  如今的定西山区,每家每户都有1至10多口集雨水窖。尤为可喜的是,一座座干旱的黄土高丘被削平了丘顶,成了水泥平面的硬化积雨层。老天恩赐的雨水、雪水,80%流进了坡下的水窖群。不仅解决了人和牲畜的饮用水,连房前屋后的一块块土地都铺上了绿装。
  通过连续5年的努力,甘肃全省建成了138万口积雨水窖。按每口窖平均蓄水30立方米计算,百万水窖一年可以集水4140万立方米,成功地解决了250万人、28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人生存着不光要喝水,还要吃粮食。因此,甘肃的“121工程”扩充了内涵:每户亩产1000斤粮食、建两个水窖、蓄100立方米的水。达到这个标准,旱区人民吃饭、喝水问题就有了可靠保障。甘肃旱区正在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奋进。
  但是,中国西部地区至今仍然约有1300万人面对缺水困难,其中约有50万户约300万人严重缺水,如果再有30万口水窖,缺水的特困形势就会扭转。建一口水窖需1000元,全部资金缺口为3亿元。旱区经济贫困,自身无力解决。为此,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推出了“大地之爱母亲水窖” 捐赠活动。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会长陈慕华一家,第一个捐出1万元,资助甘肃漳县建水窖。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云也捐出2万元、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会长阎颖女士带动亲朋好友及身边工作人员捐建水窖110眼。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开展“一村一居(居委会)捐一眼水窖”活动。
  近些年来,西部地区虽说解决了一户一窖的生存问题,但仅靠这么一点儿水常年度日,母亲脸上会出现舒心的微笑吗?
  2004年10月22日新华社《每日电讯》刊发了这样一篇报道:
  《会宁水荒:初中生每天定量三杯水》——水荒涉及3万多人和4万多牲畜,这里关于水的故事听了让人心酸。
  甘肃会宁县是红军长征时期三大主力会师的地方,也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县。导致这里贫困的主因就是干旱缺水。1995年,甘肃省为了解决会宁等贫困地区缺水问题,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即政府出资400元帮助山区缺水农户修建一块100平方米的庭院雨水水泥集场,挖两眼用水泥敷底的水窖,发展一处经济园林。毫无疑问,这项工程使会宁的老百姓找到了一条寻常降雨年份保障吃水的有效之路。但是会宁依然缺水,即便引来了黄河水,北部塬区也用不上。水窖可以蓄水,但老天不下雨时间长了。水,最近成了这些水荒地区乡镇干部和会宁县一些负责人的中心工作。
  让我们看一看这个边远县份老百姓的渴相:
  娃娃牵上家里的羊群到川里的亲戚家去找水了。
  从女儿家借的水,做的第一顿饭臭得没有办法吃。
  农民衡量水的单位不是立方米,也不是吨,而是尺。
  水荒时,每个初中生每天的全部供水量是三杯。 
  缺水,已经危及到人民的基本生存。
世上所有国都,几乎都是大江大河的儿子。泰晤士河的伦敦、塞纳河的巴黎、尼罗河的开罗、湄公河的金边、红河的河内、恒河的新德里和达卡、大同江的平壤、汉江的汉城、多瑙河的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中国首都北京却没有这样的幸运。
  北京,年降水量595毫米,年总水量为43.3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1/8,世界的1/30,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000立方米,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是世界上最严重缺水的30个大城市之一。
  北京严重缺水,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
  北京的生母是桑干河。
  桑干河几乎是华北最早的断流河。《辞海》里说,桑椹成熟时此河就干了,故称桑干河。而桑干河易干的主要原因,除了流量不丰外,比降大也是重要原因。一遇大雨,泥沙俱下,暴戾的河水将下游的田园村镇立刻变成泽国汪洋。河水的含沙量很高,古诗里有“一石河水五斗泥”的描绘。故有“小黄河”之称。洪水的经常泛滥使下游河床蛇尾似的摆动不停。所以,官厅以下的河段曾被称作“无定河”。经过辽、宋、元、明、清的不断治理,这才使“无定河”变成了永定河。北京城逐代北移,就是为了躲避桑干河的泛滥。
  古代桑干河上没有什么水利设施,只在狭窄的山谷地段设了个望台。一旦洪水来临,那高高的望台上便以狼烟或火把向京城报警。望台是官方设立的,当地故称官厅。
  新中国成立后,桑干河上筑起了东榆林、册田和官厅三座水库,起到了蓄洪为宝的关键性作用。前两座水库为山西、河北供水,官厅水库则成了北京的一大水盆。北京缺水,官厅水库的水不能轻易下泄,所以,永定河早就成了有河无水的干河。
  真正哺育北京成长的是京杭大运河。
  由此看来,北京是养母带大的孩子。京杭大运河就是养育他茁壮成长的最为称职的奶娘和养母。
  由于先天贫血以及养母的无力供养,北京的生命之源出现了危机。
  光绪年间,铁路运输异军突起,运河漕运失去了当年千帆竞渡的繁忙盛况。大运河的北端因年久失修而失去了青春秀色,好端端的京城水网随之沦为排泄污垢的臭水沟,城内连通的诸多“海”、“湖”、“潭”,有的干涸了,有的成了一息尚存的独立浅潭。中国人引以自豪的京都龙庭,出现了龙困浅潭的困厄。
  新中国建国之后,迅速修筑了官厅、密云、怀柔三大水库。有了这三盆清水,这才保障北京市进入了大发展的新时期。
  半个世纪过去了。北京的缺水形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上游地区来水越来越少,地下水赤字越来越大。近30年来,平原地区地下水储量减少59亿立方米,地下层出现了2000平方公里的空心漏斗,“盲人瞎马、夜半临渊。”这种危险状况,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之后,北京的水利建设开始由昔日的农田排灌转向了城市节水。由于北京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市政府抡起“节水”的砍刀,砍掉了20万亩水稻田。因为稻田用水太多,每亩耗水量在2000立方米左右。仅此一项,一年就可以节水数十万立方米。这笔开销原先都用地下水来补充。如今退粮还林,有的改为节水型旱田,随之关闭了4000眼机井,这就有效减轻了地下水的负担。
  位于玉泉山下的京西稻,曾是皇宫的贡品,连慈禧太后都夸那米好吃。现将这片稻田变为绿地,北京的节水决心之大,由此可见。
  虽说目前北京落实一系列节水措施,但未来北京水荒仍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曾以三种办法度过了三个时期的水危机:
  20世纪60年代中期靠开挖京密引水渠,引用密云水库的水度过了城市供水危机;
  20世纪80年代初期靠中央决策,密云水库不再为天津、河北供水,这叫舍津冀而保京城,加上京内的节约用水和计划用水,顺利度过了水荒;
  21世纪初期,北京的需水量为每年49.27亿至50.59亿立方米,到2010年,年需水量为52.70亿至53.95亿立方米。而地表水加地下水为年40.88亿水立方米、枯水年和特枯水年仅为37.54亿至33.99亿立方米。这就是说,北京今后每年用水缺口达10亿到20亿立方米,照此以往,北京地下水和库存水的老本还可吃几年?
  决策层何以面对首都水荒?
 天津的缺水窘境,自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引滦工程出现后,已经是国人皆知。
  天津在1000年前只是个很小的村镇码头,时称“直沽寨”。后来渐有发展,以“海滨渡津”之意,改称“海津镇”,这就有了“津门”、“津沽”、“沽上”诸名。到了明代,明成祖由此渡沧州,赐名“天津”,意为“天子经海渡津”。永乐年间设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清代改卫为州,后设天津县。1928年才改为特别市。1930年改称天津市。
  天津的母亲河是海河。辖区年降雨量550毫米至650毫米。北部山地的迎风坡为华北多雨地区,可达900毫米。1975年7月29日,这里日降雨量为316.5毫米。降水如此集中,极易形成水灾,造成有限水资源的浪费。解放后开挖了河道宽400米的永定新河,治理了独流河、子牙河等入海河道,提高了排洪能力。从此,北部的蓟运河与海河水系共同组成了天津地区的水网,基本消除了广大辖区洪涝灾害。但对天津的缺水形势改善不大。
  由于便捷的铁路运输和天津新港的建立,天津成了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成了直辖市和我国第四大大城市。无论工业用水或生活用水,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此期间,盘踞华北的旱魃鬼使神差地吸去了大量血脉,造成了大范围的北国水荒。作为天津水源的永定河、潮白河、大清河,以及海河一些支流,先后断流或干涸,大大减少了对天津的水源补给,天津成为真正的“困城”。
  海河流量减少了,海水侵蚀,天津人天天喝苦水,那滋味真叫度日如年。当时的天津市委书记李瑞环沉重地说:天津人喝的一杯水里,就含有1/3杯尿。
  天津人作出了好大的努力,这才争取了引滦济津工程(又称引滦工程)的顺利动工。引滦工程的主要水源是潘家口水库。这是一个大水盆,柳河、兴州河、大小滦河、伊马吐河、武烈河、爆河等十多条河川会聚潘家口水库,当时的水量是比较充足的。在整个引滦工程中,解放军官兵承担了最艰巨、最困难的关键工程,出色地完成了引水任务。天津人结束了喝苦咸水的历史。
  告别了无水之虞的日子过了20年,不知不觉进入2000年7月,天津市节水办公室发出警报:潘家口水库已经到了死库容。按照正常要求,死库容里的水是不准动用的。如果那样,天津这个900万人口的大城市就会变为死城。水利部决定动用2亿立方米死库容的水救急。
  天津的正常年份缺水6亿立方来,总需求量为24亿立方米,有限的死库容简直是杯水车薪。
  水危机中的天津市关闭了公共浴池、桑拿浴室和其他耗水的娱乐中心。市民每月用水量限制在8立方米之内。提高水价,禁止用水洗车、洗房,并欢迎居民电话举报浪费现象。这些节水措施的现实基础是“有水”。死库容的水用完了,自来水管里再也流不出水来,又何谈节水?
  引滦工程刚刚20年,天津再度面临水荒——上游地区毁坏林木和草地,层层截流,潘家口水库入水量越来越少,而天津市需水量却与日俱增,这就产生了水账的逆差,使潘家口水厍蓄水量日趋萎缩,甚至出现了靠死库容活命的惨局。
  为开辟新的水源,水利部立即启动了引黄济津的救命工程。从山东段的黄河自流650公里到天津以南,解决天津燃眉之急。幸好有许多旧河道可供利用,加上灾难面前中国人的凝聚力,不出两个月,黄河水流进了天津市。除了解决天津之渴,还给干旱的沧州补水7000万立方米。
  天津人喝上黄河水,不像当年喝到滦河水那样雀跃欢呼。因为当年滦河水是干净的,而流到山东的黄河水虽然在悬河段得到泥沙的一些净化,但总不如滦河水那样使人放心。如果黄河至天津途中再遇污染源,天津人岂不更苦了!
  黄河水本来就紧缺,断流复断流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再给天津供水,总有源竭之患。人们担心,天津的引水史还会出现曲折篇章。水利部向人们做了安民告示工程:启动南水北调东线引水工程,这个工程从江苏的江都扬水站,沿古运河向黄河送水,保证天津供水永无枯竭之虑。
  由此看来,天津人将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未来:东线引水,长江水进天津,千里调水,逐级扬程,所耗电价必然增加水价成本。还有治污费用,污染的长江水要净化,淮河、洪泽湖,还有山东境内的湖泊和河流,以及古老的运河河道,早已严重污染,这笔数额巨大的治污费谁来承担?如果由水费平摊,天津的自来水将昂贵似油,百姓如何生活?
  天津900万人口,农业人口占去一半,如果水价太高,这一大半的人如何发展生产?天津的“小站米”也像北京的“京西稻”一样闻名,但水稻耗水量太大,每亩按耗水量2000立方米计算,若依北京现行水价每立方米2.5元计算,仅水费就得5000元,而每亩水稻仅产千斤,每斤水稻合水费5元,加上肥料、劳力等开支,耗资就更大了。如果不能以科技手段减少水稻的耗水量,“小站米”也将失去生产价值。
  天津的淡水养殖也很发达,水贵如油,养殖业更无意义。
  离开种植和养殖,天津400多万农民如何谋生?
  有人主张将一半农民迁入现有的220个小镇住宅中,这就给天津市政府带来更大的压力。现有的下岗职工尚未妥善安置,又增添了200多万小镇居民,如何解决他们喝水、吃饭问题?难题!天津人太难了!天津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西安,原本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函谷关、散关、武关、萧关,四座雄奇的关隘像四把大锁,将东西南北四扇大门牢牢锁定,锁出了景色如锦的关中平原。周、秦、汉、隋、唐等相继在此建都,促进了八百里秦川及周边山区的先期开发。超负荷开发引起了对自然资源的极大破坏,水荒的出现就是大自然对于这种疯狂掠夺的有力报复。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水量原本十分充沛。其上游是六盘山和秦岭的分界线。两岸山高谷深,峰锐峦奇,森林茂密,虽麋鹿难以进出,高高的草丛使野兔难辨前程。晴空的太阳将岸边的森林投影在滔滔碧波之中,形成了逶逶迤迤的黑色阴影,故有好几条支流被称为“黑水”或“黑河”。诸流合股流过散关,进入了八百里秦川。出秦川便入黄河。七朝古都就建立在渭河干流或支流上。
  渭河的血脉,不仅给八百里秦川赋予了生机,并以千帆竞发的舟楫沟通了西安与黄河及京杭大运河的联系。
  古书记载:公元前647年的春秋时代,晋国大旱,呼救于秦。秦从都城雍(凤翔)装粮上车,运到渭河边上船,顺河东进,由风陵渡入黄河,逆黄河水北行入汾河,然后卸粮,陆运到晋国都城绛(山西新绛)。这便成了“秦晋之交”的又一话题。渭河水运亦从此留下了“泛舟之役”的美名。
  通过渭河水运,黄河下游的粮食等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了长安。来来往往的船只,大都是渭水岸边的华阴县制造的,所以,历史上有“造舟于渭”的记载。
  秦人古居都以木材建造“木板屋”,加上舟楫和宫廷用木,刀砍斧凿,致使关中以及上游来水地区森林越来越少。
  后来京都东移洛阳、开封等地,王宫越修越奢侈,陵墓也越修越大,所用木材大都来自陕西。特别是宋代,京城开封积木成山,而渭河上游的山川失去了秀色。
  渭河的漕运使自身失去生机。水土流失,泥沙塞流,明清时期再也见不到舟楫的影子了。
  这样的局势一直朝后延续,人口越来越多,对大自然的破坏也越发严重,加上工业化巨足的蹂躏,以及短期效益的诱惑,古都长安得了严重的“贫血症”。昔日“八水绕城”的景色不复存在,城内居民连喝水都成了问题。
  西安节水办公室曾经公布过这样的数字:1981年市区20平方公里采取了断水措施。90年代初,西安城日需水110万吨,而日供水能力仅67万吨,缺水40余万吨。市区60%区域水压不足,20%地区经常断水,50万人用水困难,数百人排队接水已成常事。常有十多万人出城找水或排队等水。部分工厂不得不停工,企业上班时间更改,就连学校也提前放了假。
  另据报载,西安因停水每年造成5亿元的经济损失。
  这是令全球华人最为痛心的年度新闻之一:西安大雁塔向西北倾斜已近一米,倾斜是地下塌陷造成的。
  地上水不够就开采地下水,超负荷开采使地下水日渐下降,许多建筑物遭到了破坏。钟楼基座开裂,西安古建的杰出代表、距今1300多年的唐代建筑大雁塔向西北倾斜已近一米。
  “大雁塔渴歪身子”的消息使人惊叹不已!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启动了引黑河水进西安的“引黑”工程。
  黑河发源于秦岭太白山,上游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46%,雨量充沛。
  经过10年的努力,黑河水连同与之配套的石峪水、石头河水,也一块引进了西安,日供水能力达到116.8万吨,大大缓解了西安的用水形势。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20: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这么多的来水,西安关闭了100多眼抽水井,使地下水得到了补充和涵养。
  全市地下水逐年回升,大雁塔很快停止了倾斜。但是倾斜的塔影仍在警示国人。
除了上述北京、天津、西安三大城市,中国许多城市都有一本缺水账、一部干旱史。
  古代小说戏文中经常出现的州郡牧首拜天祈雨场景,会在现代中国出现吗?
  20世纪70年代以前,城市缺水只在个别地区及个别年份发生。
  20世纪70年代之后,特别是8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和城市建设的发展,缺水城市不断增加。首先从北方和沿海地区部分城市开始,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
  到90年代初,全国已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地级以上城市109座,占地级以上城市总数189座的57.7%。长期的干旱给这些城市造成了更为严峻的缺水形势。
  2000年7月中旬,国家防旱总办公室透露:“北方城市供水紧张,100座城市被迫限水。”有关内容摘录于下:
  我国北方地区的春夏连旱已经给城市供水带来严重影响,出现供水紧张局面的城市不断增加,目前已有1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被迫限时限量供水。
  进入7月份以来,华北地区出现了较强的降雨过程,大中型水库蓄水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受旱时间长,旱情严重,而且降雨时间短,产生径流总量少,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状况没有大的改变。天津、山西、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等地越来越多的城市因供水紧张,被迫实行定时限量供水。
  据观测,目前天津市主要水源潘家口水库仍在死水位以下,于桥水库供水能力只能维持到8月上旬。北京地区由于连年干旱,密云水库蓄水量严重不足,加之地下水位因多年超采而大幅下降,城市供水也敲响了警钟。山西省较大的河流中一半以上已经断流,有27座大中型水库、560座小型水库干涸,全省县以上缺水城市人口160多万人,日缺水量60多万吨。山东省有5个地级市、33个县级市180多万人出现用水危机。济南市主要水源水库只能维持供水20天。烟台市城市供水仅能维持2个月左右,威海市只能维持到8月中旬。东北地区自6月份以来即维持晴热少雨天气。目前哈尔滨、长春、沈阳、营口、盘锦、葫芦岛等城市,生活用水极为紧张。沈阳市日缺量达30万到40万吨。哈尔滨日缺水量达32万吨,全市有40多个居民小区出现供水紧张,40多万人吃水困难,其中有20万人吃“夜来水”,有20万人得不到正常供水。长春市已从7月15日起实行定时限额供水。陕西省有26个县城每天供水缺口达20万吨以上。榆林、延安两市有11个县城每天供水量较正常年景减少30%到40%……
  上述百城限水的旱情通报所列数字实在触目惊心!
  凭着一系列限水措施,加上上帝的慈悲,北国终于度过了那个春夏连旱的揪心岁月。
  但是,全国670座建制城市中有400座不同程度缺水,108座严重缺水,正常年景缺水量60亿立方米。这一状况严重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据统计,由于城市供水不足,每年经济损失达1800亿元。
  在严重缺水的同时,水源污染使这一状况雪上加霜。据环境部门的最近监测数据表明,中国176条城市河段中,52%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是化工和石油类污物及重金属。地下水污染也很厉害,全国城市供水30%源于地下水,北方城市达59%。90%以上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28%已不能饮用。
中国缺水,已经成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中国北方严重缺水,致使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千里赤地令人忧心,数百座城市企盼着正常供水。水量水质的“水桶效益”决定着西部大开发的最终结局!
  面对北方的旱况,许多人都在思索:如何给赤地万里的北方大地普降甘霖,弥补老天爷的厚此薄彼?怎样营造沙尘暴的克星,从根本上遏制这群蚕食沃土的“怪兽”?中国人如何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促使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怎样才使北方广大城乡居民喝上无污染的洁净水?中国城镇1200多万的失业大军以及农村近7000万剩余劳动力出路何在?如何使他们在各尽所能的劳动中解决就业问题?中国经济如何腾飞?如何迈开西部大开发的稳健步伐?
  一切的一切,症结在于水,谁解中国渴?
  潜心研究治水方略的民间水利专家郭开一语惊人:西藏之水救中国!
  他的调水方案简明而启人思路:古老的中国有条龙,不是长江,不是黄河,也不是中国大地上任何一片泽国汪洋。中国的龙宫,不在江河湖海,而在世界屋脊的冰山上。
  他的理想境界浓缩在这样的四句话里:
  “抬起龙的头,水塔储满水,潜龙北飞时,江河手拉手。”
  他的治水方案为世人所知缘于1998年江泽民的一份批示。
由原一机部部长周子健郑重举荐给江泽民的报告题为《关于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文章开头写道:“我国水形势日趋严峻。黄河断流已连续7年,断流时间逐年延长。1997年黄河断流达13次,累计断流时间226天。断流不仅发生于黄河,永定河、海河、滹沱河60年代就发生断流,80年代辽河、滦河发生断流,90年代汉江、岷江也发生断流。由于严重缺水,东部地区水位下降,频繁干旱,全国一百多座城市缺水。缺水问题导致土地沙漠化的扩大。1949年全国解放时,有沙漠16亿亩,现已扩展到21亿亩;加上半沙化退化草场,达68亿亩,几乎占全国面积的47%,而且每年还在以2000万亩的速度扩展。生态破坏之严重,不仅对经济发展不利,也对民族的生存不利。”“要解决北方干旱、黄河断流的问题,每年须引水2000亿立方米以上。”
  哪有这么大的水量填补这一空缺?郭开一语惊人:“青藏高原实际上是座‘湿岛’。来自印度洋上空潮湿的西南季风,在青藏高原3500米等高线以上地区形成降水,年降水量1000到2000毫米。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年降水高达2800至3600毫米,是全国大面积降水最多的地方。西藏地区以积雪冰川和地下水形态保有的水资源达680万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最丰富的水源,其中只有千分之一形成径流。”
  因此,郭开建议,开掘朔天运河,启动朔天运河首期工程——“大西线”调水工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南水北调,统筹解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决策问题。
  郭开所说的朔天运河,系指从西藏的朔玛滩到天津之间开一条运河,把雅鲁藏布江的水引向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彻底解决中国北方的缺水问题,总调水量2006亿立方米,相当于4条黄河的年流量。
  这个令人振奋的构想的要点是:“在雅鲁藏布江朔玛滩筑坝,把水抬高至海拔3588米,引水到波密、松宗,过3500米高的分水岭,进入怒江。在夏里朔瓦巴筑坝堵江,提高水位至海拔3500米,回水过嘉玉桥,在马利打隧洞入澜沧江,在昌都筑坝拦水,开凿隧同到江达,做工程过分水岭,引入金沙江。在金沙江筑坝拦江,使水位达海拔3469米,使水入四川省白玉县境内的赠曲,溯源到打错开隧洞过分水岭到甘孜入雅砻江。在甘攻(海拔3402米)南多雅砻江筑坝,回水向东,过分水岭入达曲一尼曲,在入口下游筑坝,使水位达3454米,开隧洞过分水岭入大渡河上游的色曲——杜柯河。在两河口筑坝成库,回水过壤塘入麻尔柯河。引水到阿坝查理寺,过分水岭进贾曲,入黄河(海拔3399米),一期工程到此结束。入黄河的水经黄河拉加峡库沿共和盆地216公里拉青大渠流入青海湖边的耳海淡水湖,成为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北及京津等地的水源;部分水沿黄河下流,成为黄河的新鲜血液,以解晋、陕、豫、鲁之渴。”综上所述,从雅鲁藏布江到黄河,这就是朔天运河的雅黄工程,又称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这个概述是最初的设想,经实地勘察后略有改变——作者)
  这一工程的工程量是:“从雅鲁藏布江到黄河,直线距离760公里,实际流程1239公里,其中隧洞工程有8处,最长的隧洞60公里,短的6公里,隧洞总长240公里。这段雅黄运河,两岸皆是人烟稀少的山区。这段线路低平顺直,全部自流。实行定向爆破,搞人工塌方,堆石筑坝,堵江截流,施工容易,不怕地震。且淹没极少,移民仅25000人。”
  这条大西线调水工程的明显效益是:“受益面广,可以涵盖国土面积的65%。每年总引水量2006亿立方米,相当于4条黄河的水量,且可利用黄河4600公里的河道把水送到西北、华北、中原。经青海湖调蓄,可输水柴达木、塔里木、准噶尔三大盆地以及河西走廊与阿拉善;经内蒙古的岱海调蓄,可输水晋、冀、辽、京、津及蒙北草原。它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都十分巨大。黄河干流已建成10大电站,总装机800万千瓦(当时小浪底水库未完工,故未计其中——本书作者注)。现因黄河水少,经常停机,效益很差,大西线引水完工后,将使黄河发电量倍增。”
  这么浩大的工程得花多少钱?郭开在报告里写道:“以1990年不变价计,一期工程总耗资为580亿元人民币。项目预算分为两大类:辅助性项目:300万千瓦的发电设备60亿元、青海格尔木到西藏拉萨修一条铁路65亿元、2000公里公路20亿元、后勤补给40亿元、勘测设计前期费用20亿元、移民25000人的移民费30亿元,计235亿元。土建工程包括:19座大型水库,总库容2888亿立方米;6条隧洞总长56公里;400公里引水渠、200公里集水渠,包括89座渠库;6个大翻水(倒虹吸)工程,包括10个汇水池。这些土建工程投资335亿元。加上辅助性投资235亿元,合计570亿元。外加10亿元的预备金,总计580亿元。”以上费用总计,约合21世纪初的2250多亿元人民币。
  促成“郭开计划”直达最高决策层的关键人物周子健绝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水”已经在这位老部长头脑中萦绕多年了。
周子健,1914年生于安徽省临泉大陂集。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处长、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等职。1981年2月,周子健任安徽省省长,其后几年里,他与安徽人民一道,经历了水旱灾害的严重威胁。那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党中央肯定和推广了凤阳农民冒着风险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和经验。这种近似“单干式”的生产方式,比起原来的“队为基础”,规模显然缩小了。它虽然可以调动各家各户的生产积极性,但其抗灾能力是极其有限的。这样的生产方式遇到旱灾和水灾怎么办?政府怎样才能为“靠天吃饭”的农民们尽量提供安全保障?带着这样的难题,周子健经常深入农村,倾听农民的意见和呼声,并到邻近的省份去商讨联手抗灾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就在他深入山山水水间进行农户调查时,1982年的淮河洪水泛滥成灾了。这时,他虽已年近70,仍不顾自身安危,亲临灾区视察水情,并深入最危险的河段,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了稳妥的行洪方案,确保了下游的安全。从此,“治水”二字,在他脑海里占了重要位置。
  1983年4月,周子健调回北京,受聘担任国家计委特邀顾问。他继续关心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如何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使国有资产不流失,如何解决“三角债”,如何稳定金融秩序等一系列可操作性良策。
  他原本是学机械的,并在机械系统的领导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但对我国的治水大业亦十分关切,“治水”二字在他头脑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淮河流域的旱涝灾害的袭击,黄河断流的严重威胁,北方缺水的严峻现实,沙尘暴的频频光顾,沙化面积的不断扩大,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这些严峻的现实都勾起他对治水方略的深刻思考。
  周子健的秘书叫马焕章,他对老部长所思所忆,了解得一清二楚。因此,当他从人民日报的那份《内部参阅》上看到郭开的治水之策时,心情为之一颤:这不正是老部长最关心的热点吗?他将这份材料从诸多阅件中抽了出来,郑重其事地放在特设的文件夹中,及时地送到了北京医院北楼4层病房,交给了正在住院的周子健老部长。
  谈起老人阅读《内参》之事,周子健的孙子周若涵对笔者说:“1998年春天,爷爷因哮喘引发了心衰,住在北京医院里。这里虽说医疗条件很好,但家里人仍不放心,总有亲人陪住。爷爷眼睛不大好,看东西吃力,常让家人念给他听。那天我陪住,爷爷拿出登有郭开大西线引水方案的那份人民日报《内部参阅》,让我给他念。那文章很长,足有一万多字,我怕爷爷累着了,念一段,就停下来说会儿话。爷爷总说不累,叫我继续朝下念。念到一些地名和数字时,爷爷就在纸上记下来,有时还向我核实:是这字吗?文章念完了,爷爷让我谈体会。我说很好。他说好在哪里?我说引的水多,整个北方解渴了,中国有救了。我还说,高水下流,便于施工,可以发电……爷爷赞同我的看法,他补充说,这个郭开方案有六大特点:一是(治水)从源头下手,从高处下手,等于为全中国修建了一座大水塔,水塔里有水,下边的事就好办了;二是正确认识了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表面看来,那是藏水北调的大碍,仔细想来这是非常有利的条件,只要在合适地段筑坝拦水,几十公里、几百公里的水渠就形成了,这一条条天然水渠,省工省力,也很少破坏环境;三是汲洪济旱,合理利用水资源。爷爷说,我国的大江大河,都受季节影响,雨季闹洪灾,洪水也是资源呀,这笔资源不利用,还闹灾,损失更大了。郭开的蓄洪济旱,十分可贵;四是利用青海湖和岱海作为巨型蓄水库,体现了咸水湖的利用价值;五是以治水为突破口,带动沙漠治理、土地利用、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第六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毛主席提出‘南水北调’的战略口号,五十年了,迄今没有很好地研究一番,实现这一战略口号的进军方向究竟在哪里,闹来闹去,还是在低水上做文章,急功近利,泥巴萝卜揩一段吃一段,事倍功半呀!这个郭开方案给人以启示:建立中国水塔,沟通江河联网,这才是南水北调的战略目标和进军方向。谈到这里,爷爷很激动,惋惜之情也随之溢于言表。他并不认识郭开,但支持郭开的设想。他说郭开的文章用词太猛了,肯定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他还叹息说,自己的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否则,他可以为这个方案做好多工作。后来我才知道,爷爷这时正在考虑如何向党中央推荐这一方案。向江(泽民)爷爷写信的事,他没向我透露过,这就是爷爷的风格:工作上的事他只跟秘书说,不跟家里说。爷爷的规矩严着呢,公私一清二楚。比方说,他长期在一机部工作,怕败坏党风,我爸他们兄妹7人,谁也不准在机械系统工作。我们都知道,爷爷曾是江泽民的老上级,跟江泽民关系一直很好,正因为这种特殊关系,爷爷给我们三令五申,谁都不准打着他的旗号给江爷爷添麻烦。我们都守纪律,谁也没有犯过规。这段话你可以照实写,以便大众监督。今天谈到这里,有关‘建议’情况,可去采访马秘书。”
  马焕章秘书也说:“老部长看了人民日报的那份《内部参阅》后,觉得很有新意,是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好办法,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符合我国地理特点。他叫我代他起个草,向江泽民总书记写封信,郑重其事地向党中央推荐郭开的这一治水之策。接受任务后,我查阅了大量的有关缺水问题的资料,竭尽所能地完成了荐举信的初稿。老部长阅后对我说,中国缺水的实际情况,党中央十分清楚,他们很忙,这方面情况可以一带而过。重点讲讲郭开的治水方略,以引起党中央的重视。经过老部长的一番删改,给江泽民的这封荐举信基本上定稿了。我拿回机关后用微机打印出来,又去医院请老部长审阅。他看后说,就这样吧,送上去!我将这封信以及人民日报的那份《内部参阅》的复印件装在同一信封里,通过机要系统,将信送到了江总书记办公室。”
 此信发出约二十多天后,一直未见回音,正当老部长心生疑窦时,江泽民总书记来医院看望这位昔日的老领导了。
  周子健动情地说:“人老了,生病是常事,你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不该分散你精力抓大事呀!”
  江泽民笑着说,探望老领导不也是大事吗?(大意)
  周子健说:“我给你信上那事才叫大事呢!”
  “信?你向我写过信?”
  十多天后,周子健的这封荐举信终于有了回声:1998年6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文件形式向党政军各界印发了《江泽民同志关于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批示的通知》。笔者有幸见到了周子健上书的全部内容。故而抄录于下:
  泽民同志:向你反映水资源及其利用问题。
  我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12亿多人口和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大国。矿产资源(煤除外)按人口平均也不算丰富,而水资源则更缺,在世界各国中排在100位以后;矿产资源如不够还可进口,而水源则进不了口。
  已有水源分布不均衡,南多北少。北方十几个省市(区)严重缺水,如沿黄河八省近多年来常遭受旱灾,而下游已有七年断流,问题异常严重。解放以来近五十年北方地区水源问题,好像还未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如再拖二三十年才去解决,不仅农业受到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最近看到《内部参阅》(人民日报)刊登的“关于大西线调水工程”一文,所提方案值得考虑。可否与先前长江南水北调西线方案结合研究,提出可行方案,供中央决断。21世纪将要到来,能否在下个世纪初见诸行动(我当然看不到了)。
  周子健
  1998年4月17日
  周子健的这封推荐信,引出了江泽民总书记1998年5月24日关于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批示。批示指出,当今水资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我国水资源大为短缺。我们过去的认识很不够,必须引起全党十分重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认真做好水的资源开发与节约用水工作,二者不可偏废。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已有若干方案,现又接到子健同志来信并所附的人民日报《内部参阅》上郭开写的“关于大西线调水工程”一文。南水北调的方案,乃国家百年大计,必须从长计议、全面考虑、科学选比、周密计划。
  在这份批示中江泽民还提到:在开源的同时要注意节流,认真做好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的节水工作。以色列在沙漠地区采用滴灌技术,解决了农业与花卉的发展,可见事在人为。当然以色列又依靠了高新技术,我们要很好学习别人的长处和经验。用水量大的项目,要建在丰水地区,切不可先搞建设,然后临渴掘井。
  江泽民的这一批示向全党、全国各级领导机关传达之后,郭开的大西线调水工程在更大范围内引起了各阶层的关注,正当人们仔细研究贯彻细节时,长江、松花江的特大洪水,成了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1998年特大洪灾之后,人们的注意力依然回到中国缺水问题的研究中。
  2003年3月24日,周子健病逝。
  经他的作用,郭开的调水方案送达到中国最高领导人案头并得到及时的回应。作为一个事关中国前程的巨大课题,“大西线调水工程”计划不再以纯粹民间状态存在。它已经进入决策层视野,并开始进入酝酿动作阶段。对此,周子健功不可没。
朔天运河能使百河受益,首先获益的就是长江。
  长江9613.4亿立方米的年径流量中,4/10是以洪水形式注入大海的,这仅是寻常年景。遇到灾年,麻烦就更大了。
  长江历来水患多。
  据历史资料记载,自唐至清近1300年间,长江水灾共223次。其中,唐代洪灾16次,平均18年1次;宋元79次,平均5.2年1次。越到后来,洪水灾害越频繁。仅20世纪30年代就发生两次特大洪灾。1931年的特大洪水,灾情遍及川、鄂、湘、赣、皖、苏6省。淹没农田300多万亩,死亡14.5万人,汉口被淹3个月之久。4年之后,长江再度水灾,淹死14.2万人,财产损失无数。
  长江洪灾大多因暴雨而成。
  川西地区多年平均暴雨日在5天以上。其中的峨眉山到雅安一带,多年平均暴雨日数为6.7天,该区1938年出现日雨量565毫米的最大记录。人们将这里称作“雅安天漏”、“西蜀天漏”。这里多年平均降雨日219天到264天,为我国大降雨日最多的地区。雅安一年中降雨历时平均达2397小时;峨眉年雨时平均在4144小时,年降雨量和洪水量大得惊人。另一个暴雨中心位于北川、安县一带,多年平均暴雨日数为6.9天,安县曾有24小时577.5毫米的特大暴雨。
  这些暴雨,加上四川境内其他地区的大面积降雨,这就形成了川江大洪。
  这股洪水冲出三峡地区,给荆江以下河段带来了洪灾。
  荆江是指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这段长江干流。因为她流经古荆州地区,人们称其为荆江。
  荆江流在平原上,河道蜿蜒曲折,水流宣泄不畅,来自川江的泥沙沉积河道,使河床远远高出了地面。为了保住平原,人们只得加高堤身。千百年来,荆江在沙淤、水涨、堤高的恶性变化中形成了黄河似的“悬河”、“地上河”。这是枝城到藕池口的上荆江的情景。
  藕池口到城陵矶为下荆江。这段河道特别弯曲。两端间的直线距离不过80公里,实际河道却有240公里。江道弯弯,时而向南,时而北拐,大大小小16弯,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洪水宣泄不畅,加重了对江汉平原的威胁。如遇下边的洞庭湖或汉江同时涨水,上下顶托,荆江的洪水威胁则更严重。一旦大堤决口,水从十多米高处冲向江汉平原,势必造成严重后果。所以,人们常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为了分泄过量的洪水,降低荆江水位,减轻大堤压力,这里兴建了荆江分洪等一系列分洪和蓄洪工程。1954年长江发生了50年一遇的洪灾,荆江工程开闸分洪,保住了荆江大堤免受坍塌,并减轻了武汉及中游地区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次洪灾,加深了人们对治理荆江的认识,其后若干年来,治河之声不绝于耳。尤其是那年冬季及60年代后期,为了进一步增大荆江泄洪能力,人们根据河道流向趋势,因势利导,将最弯曲的中洲子和上车湾两个弯道进行裁弯取直,扩大了荆江的泄洪能力。并使荆江河道航程缩短了60公里。
  通过加固荆江大堤、荆江分洪、下荆江截弯取直以及沿途湖泊蓄水等一系列工程建设,大大加强了荆江的抗洪能力,1998年之所以能够取得抗洪十年的伟大胜利,除了百万军民的英勇奋战,荆江水利工程的可靠基础也是一大成因。
  尽管荆江的抗洪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但其泄洪量仍在每秒钟8万立方米以下,很难抗御超20年一遇的大洪水,更谈不上50年一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了。
 荆江的现在和将来,都改变不了“长江瓶颈”的地位和实质。
  长江安危在荆江。
  荆江盼望着长江上游截流工程的拯救。
  朔天运河对金沙江以及长江主要支流的雅砻江、大渡河截流济北,就会减少川江、荆江的过水量,使洪水在适量的安全线内驯顺地下泄。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长江的洪涝灾害。
  朔天运河对长江上源截流,这与荆江分洪、洞庭、鄱阳二湖分势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是从源头上灭洪或减少洪灾,后者是从洪流中减少损失,两者之优劣不言自明。
  怎样从根本上优化长江,消除长江频繁发生的洪旱灾害呢?
  郭开的回答是:上大西线,修建朔天运河。
  他在一份报告中说:长江上游洪水高峰期15天,总流量500亿立方米,朔天运河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建16个大水库,总库容2800亿立方米,完全可以拦蓄上游洪水不下泄,并以每秒3万至4万立方米的输水能力,将这些洪水引向北国,成为滋润北国的玉液琼浆。朔天运河这一神奇功能,可以使长江洪期的干流水位下降4米至6米。有了这一回旋余地,就可以确保长江抗御五千年一遇,甚至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长江根除了水患,三峡工程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才能平平安安地发挥其蓄洪、发电和航运等作用。这里边的经济效益,很难以具体数值来表达。
  长江不光有洪灾,还有旱灾。
  长江流域的干旱概念是山区和丘陵,20天无雨产生旱象;30天无雨成旱灾:40天以上无雨则赤地千里,禾苗枯萎,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有关长江流域的旱情,历史不乏记载。公元1646年至1649年连续大旱,“全蜀大饥,人相食,逃亡殆尽,畜无遗种”。1875年长江中游各省大旱,“草木树皮搜食殆尽,流民载道,饿殍盈野”。
  随着历史的变迁,长江的干旱频率越来越高。每当干旱年代,长江来水量锐减,既影响流域地区的生产生活,也大大削弱黄金水道的运输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20: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峡大坝竣工之后,虽说可以用它的库容水量补歉,但其补歉能力是支撑不住三年以上的连续大旱的。朔天运河将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的来水向长江“补液”,以解燃眉之急,并确保三峡的发电量以及航运水位不受影响,这就起到了优化长江的重大作用。
  所以说,朔天运河与三峡工程并不矛盾。三峡工程的抗洪济旱能力有负众望,它在暴戾的洪魔威胁下自身难保,它的生命也需要足够的安全系数来保障。
  三峡大坝的安危,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宛如亿万人头上顶着几十颗原子弹呀!中国人不能凭侥幸过日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三峡有了“保护神”,长江得以优化,民之所乐,国之所幸。
毛泽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黄河全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河川流量的2%,加上有限的地下水,她承担着全国15%的耕地、12%的人口和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并向流域外远距离调水。
  1999年元月底,传出了“黄河披白发”的消息。
  刚刚竣工的黄河小浪底水库里,黄河水突然由黄变黑了。人们站在小浪底工程大坝上,一眼看到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奇特景象。造成这一景观的并非飞雪,而是河中的泡沫。数百米宽的河道上,厚厚的泡沫层,在寒风吹拂中卷起团团“雪球”,飘起来,落下去;落下后又有新的飘起来,如此往复循环中,泡沫层越来越厚。大坝一侧的导流洞中,因截流而被逼高的河水从20多米高处飞泻而下,滤去了库区表层一尺多厚的“雪被”,这才让人看清楚,黄水河变成了黑水河。
  从导流洞中喷出的一条条“乌龙”汇集成涛,浩浩荡荡地向下流去。推波助澜中,新的泡沫层形成了。尽管两岸的泥沙息事宁人地消化了大片的“雪原”,但在30公里的“消化”区内,依然满河“白发”。
  这是一次流域性的严重污染。河中的大多数鱼儿死了,水臭得令人难以忍受,沿途各级政府想了好多办法,才让沿河居民避过了这场灾难。是谁给黄河披上了白发?
  黄河曾经是一条清河,并有“大河”这美名,究竟从何时起变得浑黄,说法不一。黄河之名,源于大唐。
  黄河水质变黄,那是古人的事。
  黄水黄上加黄则是最近几十年的事。
  这里先说青海的湟水河。
  “湟”,《辞海》里说:其字意本是“低洼积水的地方”。湟水河的发源地实如其名。在青海湖东侧的日月山以东地区,地势低洼,加上龙爪似的山脉向其间伸延,这便形成了北川河、西川河、南川河。诸河会合向下,便是湟水河。她流经青海省会西宁市,到甘肃兰州西部的达家川入黄河,成了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
  1953年之前,湟水河清澈见底,水质甘醇可口,满河的波浪柔美如花。天生丽质的湟水从远古走来,历经千万年青春不衰,流淌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依然容颜不改。但在几十年后这里面目全非了:大片森林化为乌有;过度的农垦和超载放牧使草场退化,滋润河川的森林和绿地尽受破坏。大地的皮肤粗糙了、干裂了,湟水河哪里还有周身凝碧的神通!
  湟水两岸的大片森林,曾是千百万青海人躲避战乱和匪徒戕害的避难处,如今,青海人把祖先的“救命恩人”消灭了,老天的报复不言而喻。
  甘肃的污染力度,比青海大了好几倍。甘肃的污染源的集中地是兰州。
  兰州处于兰山和北山中间,黄河穿腹地而过。山体阻滞了气流的运行,大量烟雾不能散发。兰州每年耗煤640万吨,排放工业废气1112亿立方米,烟尘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6.27万吨和6.38万吨,大气污染曾在全国重点城市中排在第5位、世界大城市排列第6位。
  近些年来,兰州市政府作出了巨大努力,兰州人终于能够见到蓝天了,但这种时日并不多,大多数时日还是灰蒙蒙一片。这么多烟尘落下来,自然会流入穿城而过的黄河里。
  黄河在甘肃段全长913公里,流域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400万。就这400万人,给母亲河添了许多污垢,仅1998年全年排污总量为36000多万吨,主要污染行业为化学原料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业。除黄河干流外,甘肃境内还有渭河、泾河、洮河、湟水河等5个水系,都不同程度地被污染了。这些污水拐来拐去,最后还是流进黄河里。
  再看看宁夏。
  黄河宁夏段397公里,过境流量330亿立方米,占全自治区水源的97%。
  据宁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1998年的监测,黄河流经宁夏境内5个主要监测断面的悬浮物、耗氧有机物、氨氮等主要污染物均超过国家三类标准。全区污水排放总量近13000万吨。区内的清水河、二干沟等都是向黄河倾泻污物的排污大户。
  黄河流经内蒙古自治区830公里,占黄河总长的15%。其间的水质污染近些年来逐年加重。一到枯水季节,污黑的油类以及化学制品等,在河床上涂出斑斑污渍。
  黄河在内蒙古境内流经4个地区,按照污染程度依次排列为:乌梁素海、巴盟、包头、呼和浩特市。
  这里仅说一下乌梁素海的情况。
 40多万亩的乌梁素海位于河套地区西北角,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内第二大湖泊。她接纳灌区的污水和山洪,然后排入黄河,是河套地区调节水量、涵养当地气候的天然湿地。这里的芦苇粗壮高大,是造纸工业的好原料。芦苇丛中,是180种鸟类的极乐世界。然而,灌区大水漫灌,将大量的农药化肥带进乌梁素海。这种来自农田的排水,占整个湖水的90%。加上临河、五原、杭后三大市镇的工业污水、生活排污和垃圾,每年共有2280万立方米未经处理的污水,乌梁素海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
  湖水脏了、臭了,许多鸟儿不来了。土生土长的野鸭不愿下水嬉戏,只在芦苇丛中歪来扭去地凄然度日。满湖的杂草几乎将湖区变成了一片沼泽地。这样的湖水流入黄河,成了黄河又一污染源。
  与内蒙古隔河相望的是陕西省。
  陕西污染情况正在朝好的方向变换。古城西安已从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中悄然退出。榆林地区的治沙治水成绩突出。无定河、延水河、杏子河的排沙排污量也在逐年减少。但陕西境内的渭河,依然是一条臭气熏天的污水河。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是黄河的半个灵魂。其干流流经陕西18个县市。除了沿途的灌溉用水,还担负宝鸡、西安、咸阳、渭南等大中城市的用水补给。可以说,渭河也是陕西大半个灵魂。然而,她的水质相当糟糕。沿途6亿吨工业用水和生活废水把她弄脏了。陕西全省90%的污水,全部排入了渭河,流入了黄河,仅渭河4城市就有8000多家企业通过85个排污口,向渭河排放工业污水3亿吨。
  山西省会太原污染指数为“世界诸城之冠”,是名副其实的“污染冠军”。就中国而言,全国30个大气严重污染的城市中,山西占有13个席位。天空不净,地面更脏。全国地面水黄河流域监测结果表明,汾河水严重污染,属于劣质超五类水。这种脏水流进黄河,加上上游五省和河南省部分污水,诸流合污,是黄河母亲染上白发的根本原因。
  黄河河南段711公里,流经8市24县(区),是个受污染之害的省份,也是污染别人的省份。凡是入境的外来水,全是超五类的污染水质。
  提起河南的水质污染,人们立刻想起洛阳的“龙须沟”中州渠。那是一条人工渠,开挖于新中国建国初期,全长50多公里。水源来自洛阳上游地区涧河和洛河的交汇处。流经洛阳的6个县市,注入黄河。沿途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全部排入渠内,加上缺乏充足来水加以稀释,致使十多米宽的河道成了墨汁般的泥沟。臭味随风扩散,老远就使人作呕。污染指数超过国家五类水标准的15倍。按国家规定,五类水是不能灌溉的。在笔者采写这部著作时,终于传来了洛阳整治“龙须沟”的消息,但愿从此面貌一新,别再把那么多的臭水排入黄河中。
  山东境内有两条河向黄河排污:一条是从河南濮阳发源的金提河,另一条是山东自己污染的大汶河。大汶河的鱼都死了,但沿途人吃水还靠这条河。
  由于黄河在山东境内悬河地段占80%,所以,山东的污水北流海河流域,南入淮河,加重了淮海两河的污染程度。悬河给山东带来了灾害,也带来免受污染的好处。入境的黄河水是五类水质,流到出口东营市,五类水质成了二类水。水质改善的原因是河中泥沙起了吸污作用。如此看来,山东虽然没污染黄河水,但它把其他河段污染了。
黄河的洪灾,早在远古时代,就有许多传说性的记载。
  《书经·尧典》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这是虞夏时期黄河流域特大洪水的写照:洪水淹没了广大平原,水汪汪的世界包围了丘陵和山冈,人民在深重灾难中挣扎。
  这样的情景在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里亦有类似记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
  《孟子·滕文公》里记载更为详尽:“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这是尧禹时期治理黄河水灾的记录。
  《齐俗训》、《淮南子》、《观堂集林》等许多古书里便出现了大禹治水的壮举。
  其后黄河仍然不停地泛滥,甚至连年泛滥。
  最为典型的连年泛滥发生在清代道光年间。
  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8月,黄河叠涨十余次,陕县万锦滩一天之内水位陡涨9.6尺,创下历史新高。这年的阴历六月初六,河南祥符县张家湾大堤溃决,省城开封被洪水围困,护城堤十里以内人民淹死过半。破堤改道的滚滚洪水,虐中原向南横流,经涡河夺淮入洪泽湖,河南、安徽两省的23州县受灾。淮河河道再度成了黄河的下游河道。
  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黄河再次在苏北决口,出河口因泥沙堵塞而断流,漕船阻于宿迁以上。
  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黄河发生历史上著名的特大洪水,陕县河段洪峰流量达每秒3.6万立方米。据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考证,这次洪水为千年来最大一次洪水。这场洪水一出晋陕峡谷就在中牟县溃口,主流经中牟口向东南漫流,经贾鲁河入涡河、大沙河夺淮入洪泽湖。仅豫皖两省就有28州县受灾。这次特大洪水,灾民的血泪凝成了千古传唱的民谣:“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走太阳渡,捎走万锦滩。”
  黄河夺淮改道之后,泥沙淤积下游河道,淮河很快成了悬河。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大水,阴历六月十九日,河南兰考以下全河夺流,水分三股向东北漫流,然后汇集于阳谷县张秋镇,从这里穿运河夺大清河由利津入海。洪流给河南、直隶、山东带来巨大灾难。直隶长垣(今属豫)、开州(今濮阳)、东明(今属鲁)尽被水淹。两年后,东明县城仍在水围之中。这场水灾,山东受害最重,洪水经5府20余州县。荷泽以下、东阿以上诸州尽成泽国。
  前后持续30年,黄河几乎年年泛滥,朝廷的救灾款、治水款没少拨。然而结果是: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水官们贪得尤其邪乎。许多史志里说,清代水官“普遍皆贪”。
  朝廷治河无望,人民只得自力拼搏。尤其是直隶和山东沿河两岸,“乡民荷锸携筐,自筑小堰以卫田庐。”这些民埝“尺寸较卑,节节为之,未能连贯”,哪能挡得住洪水!因此,就山东而言,从1855年到1938年,山东河段共行水84年,其中发生决溢灾害57年,决溢次数多达377次,平均每年决溢7次,真可谓岁无宁日。山东那么多人闯关东,就是黄河洪灾给逼的。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里说:“自周定王五年即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花园口决堤破口的2540年中,黄河洪水横流,决口泛滥的年份有543年。一年之中,甚至一场洪水之内决溢多次。所以,共计决溢次数多达1590次。”
  由于黄河不断泛滥,造成下游河道龙尾似的摆来摆去。据记载,黄河大改道有26次之多。渤海、黄海、长江,都曾成为黄河的出口。洪水的泛滥范围很广,西起河南孟津,北抵天津,南达江淮,黄泛区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2.5个江苏省。
  如何确保黄河永不决口泛滥?
  郭开的朔天运河设计书里指出,黄河洪峰达2.6万立米/秒,持续120小时,这就是现在黄河大堤的极限。超过这个极限(小浪底水库落成之前)就会决口泛滥。黄河万年一遇的洪峰为6万立方米/秒,没有文字记载,根据水文考古推算,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000年;千年一遇的洪峰3.6万立方米/秒,发生在1843年;四百年一遇洪峰3.2万立方米/秒,发生在1761年。历次洪灾皆全河性洪水,其中,上游来水占60%。朔天运河的万家寨截流之后,从万家寨到悬河段上的花园口,流程1200公里,仅仅这一区段形成的洪峰,难以超过下游危险洪峰。万家寨所截之洪水,经桑干河至天津入海,简言之,朔天运河的东线工程为黄河新增了出海口,这就彻底解除了黄河水患,确保黄河永无决口性泛滥。
 黄河频频泛滥有许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大量泥沙淤塞河道,水流不畅而破堤成灾。
  大量的泥沙早已使黄河成了海河和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世界上的分水岭,大都是山脉或高丘,以河流作为分水岭,这是黄河的又一大世界奇观。
  如今的黄河,比50年前高了6米,有的高出地面13.5米。郑州段河床早已高过了郑州“二七”纪念塔。这一段河床的海拔高度是95米到86米,而北京天安门广场为海拔43米,通县、大兴才12米,天津3米。黄河郑州至开封段的黄河北坡,600公里一马平川至京、津,一旦北岸大洪破堤,京津地区难逃厄运。南岸形势更为严峻。黄河洪水将以几十米高的浪头一泻千里,历史上夺淮入海、乱淮入江的惨局就会再现于今,千万人的生命、亿万元的财产必将毁于一旦。
  根治黄河的实质在于根治悬河,根治泥沙。目前全国各地普遍实行的绿化山河,保护植被,其意义之一就是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河流的含沙量。这是事物的普遍性。普遍性中还有特殊性。拿黄河来说,她的泥沙源究竟在哪里?这些泥沙为什么会淤积河道而抬高河床?怎样才能让这些泥沙全部排出河口?
  最早从理论上解答这些问题的是泥沙专家、清华大学钱宁教授。
  钱宁教授1922年生于南京。25岁赴美就学于衣阿华大学水利系。26岁获加州大学奖学金,改学泥沙专业。29岁获加州大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推移质平衡输沙率的研究》既具理论价值,亦具河流输沙的指导意义,因此,他被留校任工程研究所助理研究工程师、副研究工程师,主要从事泥沙研究工作。他于1955年返回祖国。
  中华大地的江河为他提供了泥沙研究的用武之地;永定河的游移河道,钱塘江的滚滚大潮,长江流量的大起大落,黄河悬天的奇特姿态,皆磁石般地吸引着他去探讨、去研究那些前人从未解决的一系列泥沙问题,从而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此过程中,他继承和发展了爱因斯坦泥沙运动力学理论体系,倡导了高含沙水流运动机理的研究,为我国的河流动力学与地貌学结合及河床演变理论探讨,起到了开拓性作用。他的代表作《泥沙运动力学》、《河床演变学》,对中国河流的泥沙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959年,人们在黄河花园口滩地施工中挖掘出一座唐墓,钱宁教授在黄河委员会业内同仁的陪同下来实地考察,仅从挖出的基坑立面上,就清楚地看到唐以后各历史时期淤积下来的泥沙,这部分泥沙要比黄河河床床面上的泥沙粗得多。
  这一现象引起他的极大注意。回到郑州后,他就设法广泛搜集各段河床的钻孔资料,发现淤积河床深处的泥沙都比表面泥沙粗,颗粒大都大于0.05毫米,从此以后,业内人士皆称之为粗泥沙。按照当时的水文资料统计,这样的粗泥沙来量约3亿至4亿吨,占黄河下游总沙量的1/5。黄河之所以成为悬河,罪魁祸首就是这样的粗泥沙。
  这些粗泥沙能够日积月累地淤积于河床,说明黄河的流速流量达不到致使粗泥沙入海的推动力量。也就是说,黄河成为悬河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她的流量太大,恰恰相反,因为她的流量太小。尤其是汛期一过,来水量明显减少,河水流速太慢,冲沙力度小,所以,大量的粗泥沙抬高了河床。钱宁教授这一重要发现,对于认识黄河和治理黄河产生了重大的突破和飞跃。
  增加黄河的流量而加大冲沙力度,这是钱宁教授的一大愿望。究竟如何增加黄河流量,这在当时是件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但有个问题是必须尽快解决的:这些粗泥沙究竟源出何处?
  1965年,水利部组织了一个专家组,去郑州协助黄河水利委员会制定治黄规划,钱宁教授为其中的资料组负责人。借此良机,他与其他专家一道,并动员了南京大学地理系20多位师生,去黄河中游各地,调查地表物质的组成。那时没有专车可供使用,他们得乘公共汽车到县城,再靠两条腿去调查点现地勘察。这次调研中,钱宁教授带着几位青年,首先去延安考察延水,再到绥德看无定河和大理河,然后北上,去榆林调查榆溪河。再其后,靖边的芦河和旧城水库,宁夏的清水河,陕甘地区的泾河、渭河,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他们通过三门峡水库建库19年内黄河下游103次洪峰所造成泥沙淤积的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在黄土高原43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区中,有80%的粗泥沙来自10万平方公里,其中5万平方公里的产沙量就占粗泥沙来量的50%,这5万到10万平方公里地区,亦即晋陕间支流区、广义的白于山河源区和泥沙较细的六盘山河源区,这些地区应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这一科研成果于1982年获得了全国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在这种正确的理论基础指导下,各地的治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通过退耕还林、绿化山川的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的环保活动,虽说可以大大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但在干旱的黄土高原上恢复植被,何其艰难!
  有首民谣说,“春天栽树秋收柴,来年开春再重来。”这里边既有责任心问题,也有自然环境问题。改变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是个长期的治理过程。在这漫长的治理过程中,黄河河床仍在不断抬高,悬河泛滥危在旦夕。
  郭开从钱宁教授引发的科研成果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他那为之奋斗的朔天运河从青藏高原引水济黄,目的之一就是冲沙入海,变悬河为地下河。现将其可行性报告里的一段话抄录于下:  
  黄河下游河流挟含泥能力(冲淤)的临界值在20~25公斤/立方米,每立方米水含沙低于20公斤则能冲刷,高于25公斤则淤积。
  现在,黄河每立方米含沙37公斤,所以每年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郑州以下的河道里,形成高于地面12米的悬河。她的入海量为324亿立方米,朔天运河南水北调2006亿立方米,足可保证黄河年均径流量2500立方米/秒、年入海量680亿至900亿立方米,每立方米的含沙量将降到5公斤至10公斤以下,这就保证河道不再淤积,且使流水转为冲刷、强冲刷。16年(如辅以大型挖泥船在河床搅拌,效率大增,8年即可)可使河床下降15米至20米,消灭了悬河。届时,黄河郑州到河口,将成为一条宽600米到1000米、水深10米到13米的平流河,可通航10万吨级大船。黄河郑州以下悬河消失之后,河水继续冲刷河道,当河床低于地面16米到18米时,也就是从现在的海拔95米降到76米,比降小了,流速缓慢,冲刷也就停止了,形成不冲不淤的良性状态。到此,真正根治了黄河。这样的河漕宣泄能力高达4万立方米/秒,万年一遇的洪水也不会泛滥成灾。
  这样的良性河道形成之后,又会产生许多利好效益。
  现在黄河下游宽5公里至20公里,而未来的河槽宽不过1公里,省出了大量的河滩和泄洪区土地;
  现在的悬河渗漏将地下水抬高,许多土地盐碱化。变成地下河槽后,这些盐碱地随即变成了良田;
  淤积河床的200亿吨泥沙入海,加快填海造地进度。
  仅上述三项附带效益,就可得到2000万亩良田。这对人口密集的黄河下游地区意义尤为重大。
  最大的利益在于航运。现在的黄河口离10米深海线仅3公里,等到良性河槽形成之后,黄河口延伸到深海区,河口淤积就永远停止了,黄河的造地功能也随之结束。因为流沙一到深海区就被强大的海流卷走了,因此,无论在河道还是河口,都不会淤积。这就产生了一条深水航道,这条黄金水道可使10万吨海轮直泊济南、郑州,万吨轮通航西安,且上溯万家寨,连通朔天运河,中原繁荣景象指日可待。
 1972年以来,黄河出现了有史以来的新患:断流。这种断流与历史上出现过的断流有天壤之别。
  据文字记载,历史上的断流大致有三种原因:
  第一种是特大旱灾造成干旱期间的缺水断流。这样的断流史始于战国时期,但干旱期一过便随之复流。
  第二种是黄河决口改道而断流。决口以下旧河道干涸龟裂。
  第三种是兴河工程的临时需要而拦水断流。比如1960年花园口枢纽大坝截流、1960年三门峡水库建成蓄水,这种断流是兴旺发达的好兆头。
  1972年的黄河断流,是吸干母亲乳汁的自然断流。这年断流,仅是黄河灾难的刚刚开始。其后年年断流,而且日趋恶化。
  70年代,每年断流不到14天,断流河段平均242公里。
  进入90年代以后,平均每年断流时间在102天左右,断流长度达427公里。
  最严重的是1997年,山东利津段全年断流13次,共226天。断流河段上延到开封附近,长达704公里,河口地区竟有295天无水入海。
  1998年元旦的头条新闻是个坏消息:黄河断流。这年断流了14次,断流天数137天。
  有人提出,再这样断流下去,黄河将不再是世界第五大河,有可能蜕变为世界最大的内陆河!
  黄河断流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大心病。
  最感心痛的是一批远见卓识的高级知识分子。
  1998年年初,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张光斗、方智远、周光耀等135名院士,以满腔激情联合发出了《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呼吁书。
  两院院士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然而,今天的黄河正面临着断流威胁,自1972年以来,几乎连年断流,且一年比一年严重,黄河已成为一条季节河。照此下去,不久将变为内陆河。
  呼吁书说:“黄河断流,意味着整个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正在继续恶化。黄河断流,严重造成下游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消失。黄河断流,直接威胁着下游经济的发展。黄河断流,还将对中华文化、民族心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面对这严峻的现实,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应进行深刻反思。”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20: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吁书的最后一段发出了这样的感言——
  如果您是炎黄子孙,那么,请您投入到这场拯救黄河的运动中来,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如果您是一位领导干部,那么,请您加强全局观念,发动所管辖人员积极参与拯救黄河的行动,节约用水,植树种草,表扬奖励那些模范单位和个人,制止那些由于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做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一切行动。
  如果您是一位编辑、记者、作家、教师、艺术家,那么,请您发挥各自特长,告诉广大公众拯救黄河的伟大意义,告诉广大公众植树种草的极端重要性,及时报道在拯救黄河中所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英雄人物。如果您是一位实业家,那么,请您在拯救黄河时尽可能提供财力、物力,以便尽快使黄河复流。
  如果您是一位科技工作者,那么,请用您的智慧去研究如何解决黄河断流问题,尽快提出解决黄河断流和水土流失的建议或方案。
  我们相信,只要每一位炎黄子孙行动起来,那么,赤地变青山之时,便是黄河流碧水之日,伟大的母亲河——黄河一定能重焕昔日光彩;那么,今天的炎黄子孙,将无愧于时代,将无愧于后人!
  郭开的朔天运河,首期工程就是大西线南水北调的中国水塔工程,从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藏东南地区高程截流,调水2006亿立方米,储于青海湖,按需所供地给黄河补液,补液量可达一倍以上。黄河凭借这些玉液琼浆,不仅永不断流,还能冲刷河床,永不泛滥,达到根治黄河,永葆青春的目的。
 自古中国灾难多。《管子·轻重篇》曰:“汤七年旱,民有无子者。”这场大旱结束了商代的统治。周厉王末年连续6年大旱,延至周幽王仍大旱不止,致使周代消亡。《竹书纪年》载:“山崩,三川涸。”
  往后,诸代记载越加翔实。 邓拓编著的《中国救荒史》中说:“我国历史上水、旱、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灾害,自公元前1766年(商汤十八年)至纪元后1937年止,计3703年间,共达5258次,平均约每6个月强便有灾荒一次。”其中,水灾1058次,平均约每3年5个月便有一次。尤为严重的是旱灾,这3703年中,共产生1074次旱灾,平均约每3年4个月强便有一次。这些干旱大部分发生在中国北方地区。
  最严重的是连续数年的干旱。明朝崇祯五年至十五年(公元1632~1642年)间,黄河流域发生了连续11年的大旱,这是近500年来连旱时间最长、受灾范围最广的一次极为严重的旱灾。干旱初期,黄河流域仅少数地区有庄稼受害和人畜饥馑的现象。后来旱区向南扩展到苏、皖等省,个别地区有人相食的现象。到了1640年和1641年,年降水不足300毫米,每年5月至9月旱情加重,禾苗尽枯,庄稼绝收。山西汾水、漳河均枯竭。河北九河俱干,白洋淀涸。这种淀竭、河涸现象遍及各地,人吃人现象严重发生了。1640年,晋、陕、冀、鲁、豫严重干旱还伴随着蝗虫灾害和严重的疫灾,使灾情更趋严重。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甘肃大片旱区人相食。陕西“绝粜米市,木皮石面食尽,父子夫妇相剖啖,十亡八九”。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每石米价银一两,崇祯十三年以后,石米涨到银3两至5两,加上沉重的赋役,民不聊生,迫使农民揭竿而起,起义不断,导致明朝崩溃。
  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大旱发生在清光绪二年至四年(公元1876~1878年)。1877年,“河南全省大旱,夏秋全无收,赤地千里,大饥,人相食。”许多人被迫逃往他乡度命。家境富裕者不愿离开故土,结果,“家有香油数斤,米粟石余而死者,乃缺水也”。山西全省各地连续无雨月数,短者50~60天,长者达3个月以上。境内“无处不旱”,“河东两熟之地,灾者八十余区,饥口入册者不下四五百万”(王锡伦《丁丑奇荒记》)。是年8月1日,山西巡抚曾国荃奏折曰:晋省报灾州已有57处,饥民200余万。据12月10日奏报统计,全省被旱10分(颗粒无收)者16个州县;被旱9分者13个县;被旱8分者30个县;被旱7分至5分以下者还有9个县(《山西通志》86卷)。河北受灾68个州县,其中严重受灾的有邯郸、邢台、沧州、衡水、石家庄、保定等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地方志中都有“终年无雨”、“大旱三年,流离载道”的记载。据史料记载,光绪二年至四年的大旱中,仅晋、豫、冀、鲁四省因旱灾饥饿致死者达1300万人。这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连旱。
中国水旱灾害较多的根本原因是:青藏高原季风对季风活动的影响。它引起的气流场,加强了高原东侧的夏季降雨条件,其活动范围扩展到中国国土的一半以上。由于季风气候的变异性,导致中国年降雨量以及各地区季节性雨量产生重大差异,这种重大差异的频繁出现就引发了水旱灾害。
  根据气象学家的多年观测,中国各地的气候类型可分为6种类型:(1)华北、东北纬度最高,夏季风雨带姗姗来迟,匆匆而去,属夏雨型;(2)长江中下游为梅雨型,春雨梅雨为主要雨季;(3)华南为春夏双雨季型;(4)西南夏秋雨型;(5)西北干旱型,全年少雨;(6)川黔全年阴雨型,四季皆多雨。
  比起年降水差异,月降水差异更不稳定,大部分地区80%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10月份。
  由于河流大多各行其道,各流域之间被分水岭阻隔而得不到沟通,河水流量也就得不到相应的互济和调控,只好听天由命地任其行害,水多则涝,水少则旱。中国抗洪抗旱几千年,始终没有摆脱这种听天由命的被动局面。
  朔天运河将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长江、黄河、海河、黑河、辽河、松花江、塔里木河十大水系联成网络,可使这些流域的洪水在上百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得以化解。比如长江中下游一旦暴雨来临,朔天运河就将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洪水全部截流,引至北方。这就减轻了长江中下游的压力,不致形成洪灾。北方水系,大都属于朔天运河的受水河流,其中任何一河如遇暴雨,朔天运河迅速关闭注水阀门,并通过配套设施,或蓄水,或分流,达到消除洪灾的目的。
  这种河网御洪的思路十分可贵。大禹治水,一个“疏”字,让后人顶礼膜拜数千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吴越的胥溪、胥浦、蠡渚、魏国的鸿沟、秦国的灵渠,甚至隋代出现的京杭大运河,这些跨流域的水利工程,虽说也起到一定的分洪作用,但抗洪能力毕竟有限,因为它们的设计思路首先在于航运,其次才是抗洪。朔天运河将十大水系联成网络,这样的网络化抗洪比起单流域工程来,有三点好处:
  大范围调剂水量,可提高抗洪能力;
  汲洪济旱,将洪水的危害因素化为宝贵的水资源,可解决旱区缺水问题;
  大范围抗洪抗旱能力的提高,对于迎对未来气候的厄尔尼诺以及安尼娜现象,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约1/3的出境水,加上长江上游的洪水,共计2006亿立方米的南水北调,对于赤地千里、沙海茫茫的中国北方来说,这是何等的价值?黄河的年流量,有些资料上说500亿立方米,水利部公布的最新数字为580亿立方米。2006亿立方米,接近于4条黄河的流量,这就是说,中国北方增加了4条黄河。这4条黄河的水,是听凭调遣的驯顺水、洁净水,她既能给黄河流域及京津地区补充水量,又能按照人为意志流向西北、内蒙及东北西部地区。
  中国由三级阶梯组成的广袤大地上,有一条划分内陆河与外流河的分界线,它就是从兴安岭西麓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直到中国西端国境,这条漫长的分界线以东为外流河,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以西为内陆河,它们大都发源于山中,消失在山脚下的平原地区。中国的干旱地区,大都属于内陆河地区,急需输血而延续生命。真正意义上的南水北调是将水丰的外流河水翻越天然屏障,巧妙地引进内陆河地区。如此“抑富济贫”,才是我国水利建设的战略目标。朔天运河以1条到2条黄河的水量,由青海湖出发,西越阿尔金山、北出祁连山,沿着故有的旧河道和新辟渠道,顺顺当当地流进西北及内蒙地区的内陆河,使这些地区彻底改变面貌。
  综上所述,朔天运河第三功能:可以使大半个中国从被动的抗洪救灾中解脱出来,并使中国北方不再经受季节性干旱和干旱区永久性干旱的熬煎。
长久以来,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全球22%的人口。这话听起来似自豪,想起来实属苦涩。中国人口占世界22%,而赖以生存的土地仅占世界7%,这是一个无奈的现实啊。
  邹家华说,近年来,中国耕地面积逐年递减,1999年与1996年相比,耕地面积净减1300万亩,平均每年净减433万亩,土地资源形势很不宽松。他还说,最新调查表明,1996年,中国耕地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1.59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3%。全国2800多个县(区)中,有666个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1997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降为1.57亩,1998年为1.56亩,1999年为1.54亩。根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亿。届时,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中国土地形势日趋严重,除了道路、住宅以及建设设施等占用土地外,还有一个最大威胁:土地荒漠化。
  2000年6月18日是第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国家林业局选定这一具有警示意义的日子,发布了一项调查结果:
  中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1/4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
  调查显示,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范围,即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范围总面积331.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4.6%以上。其中荒漠化土地面积262万平方公里,占这一区域面积的79%,占国土总面积的27.3%,相当于14个广东省面积,是全国耕地总数的两倍多。
  这些荒漠化土地涉及18个省、区、市中的471个县、旗、市,主要分布在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及西藏北部等12个省、区、市。荒漠化面积前3位是新疆104.4万平方公里、内蒙古65.9万平方公里、西藏43.6万平方公里。
  报告指出,中国荒漠化的类型主要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盐渍荒漠化等多种类型。其中,风蚀荒漠化面积160.7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面积的61.3%,自西向东几乎覆盖了8大沙漠、4大沙地的主要部分,是中国荒漠化土地中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荒漠化类型。水蚀荒漠化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北部、黄河中上游地区。盐渍荒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的重要产粮区。冻融荒漠化主要发生在青藏高原。另外,由于气候变暖、人类经济活动频繁等因素,近年来中国荒漠化扩展速度呈不断加快趋势。据综合评价,中国轻度荒漠化为95.1万平方公里,中度为64.1万平方公里,重度为103万平方公里,重度荒漠化比重达到39.3%,高出全球重度荒漠化比例37个百分点。
  据测算,全国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西北五省区1996年财政收入的3倍。间接损失难以估计。日益严重的荒漠化,不仅造成生态系统失衡,而且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中国的土地资源成了13亿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关注的一大焦点。
  2001年4月18日,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实验室的科学报告说:“来自中国北部的沙尘暴抵达美国,使从加拿大到亚利桑那州的地面蒙上一层沙尘。落基山脉的小山丘因为来自中国的沙尘而模糊不清。”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的发言。布朗也指出:“在中国内蒙古、甘肃、宁夏和新疆地区,每年有2330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还有面积比这大几倍的土地由于过度使用而退化,导致生产力下降。每年从3月到5月的沙尘暴反映了中国的沙漠化。这些沙尘暴通常会运行成百上千英里,刮到中国东北部的人口稠密的城市,其中包括北京。沙尘暴遮天蔽日,能见度降低,交通放慢,并迫使机场关闭。”他认为,“沙尘暴的原因是中国西北部土地受到人的压力,那里的人太多、牛羊太多、犁太多。让全中国的13亿人——相当美国人口数量的5倍——吃上饭并不容易。”
  布朗先生的分析很有道理,沙尘暴的恶性发展,除了人口增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北京严重缺水。
  中国沙尘暴的破坏力令人吃惊——
  1979年,塔里木盆地在4月至6月间先后三次光临,其中的一次,仅尉犁县3天之内平均每平方公里降尘25600吨。
  1983年,新疆石河子垦区遭受沙尘暴的袭击,25万亩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1986年5月,新疆和田10级风暴,20万亩农作物受害,直接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
  1993年5月,西北地区强沙尘暴,12万头牲畜丢失、死亡,505万亩农作物受灾,38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
  1995年5月15日,甘肃省一场特大沙尘暴,降沙量1243.1万吨,相当于省内最大水泥厂15年的产量。
  1998年4月,西北12个地、州受沙尘暴袭击,46.1万亩农作物受灾,11.09万头牲畜死亡,15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
  沙尘暴的最大危害是蚕食沃土,使土地荒漠化。2000年6月17日是第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国家林业局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1/4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荒漠化的直接原因是高度缺水。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范围,即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总面积331.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4.6%。其中,荒漠化土地面积262万平方公里,占这一区域面积的79%,占国土总面积的27.3%,相当于14个广东省面积,是全国耕地面积的两倍多。
 荒漠化范围涉及18个省、区、市中的471个县、旗、市,其中主要分布在西北大部、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和西藏北部等12个省、区、市。
  荒漠化的程度是非常严重的。具体数据是:轻度荒漠化95.1万平方公里,中度为64.1万平方公里,生度为103万平方公里。重度荒漠化比例是39.3%,高出全球重度荒漠化比例37个百分点。仅沙化面积,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县。沙尘暴每年毁掉了540亿元的财产,相当于西北5省1996年财政收入的3倍。
  如何阻止土地荒漠化的进程,确保中国耕地面积不再被沙魔蚕食?中国政府推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再造山川秀美的政策。退耕,意味着耕地面积的进一步减少。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过程说到底是国家耗资的过程。国家采取了鼓励退耕的优惠政策:退耕地每年补助100公斤粮食、20元管护费和一次性补助50元种苗费。
  到2002年为止,中国退耕还林面积已达341.8万亩,每亩补贴粮食100公斤,再加上种苗费和管护费,退耕10年,这是多大的一笔开销!据《内参要闻汇编》2004年第13期记载,尽管中国尽量做到耕地的占补平衡,但自1997年到2004年,中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造成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用地和灾毁土地。作为有13亿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民众的生存,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明智者不难看出,退耕还林是割肉疗疾的不得已而为之之策。
  仅仅依靠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之策,十年后能否阻止沙化的侵蚀而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局面?郭开回答说:“不可能!治沙之道,只有调水。”
  2001年第38期《科学新闻周刊》载有郭开的《调水治沙,势在必行》。文中列举了中国沙漠的历史和现状,指出引水治沙的必要性,展示了朔天运河对调水治沙,扩大绿洲和耕地的广阔前景。现将主要内容摘录于下:
  从秦开始的2220年间,中国沙漠从5亿亩扩展到1949年的16亿亩。而从1949年到1999年50年则扩展到了25亿亩。沙漠面积越来越大,扩展速度越来越快。据专家推算,如果得不到控制,那么2020年达到30亿亩;2040年达到40亿亩;2060年达到50亿亩;2080年达到72亿亩。而全国陆地总面积144亿亩,沙漠占去一半。届时,整个北方一片沙海。
  沙漠使气候干燥,引发沙尘暴,引发森林大火、草原大火、城市大火。
  沙漠面积越大,温差变化越大。夏摄氏70度,冬零下摄氏70度,这种上百度的温差可使世界上任何生物灭绝,形成死亡之海。河里没有水,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
  从生态环境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水总量为年降水900毫米。低于450毫米为干旱缺水。每亩灌溉水100立方米,相当于降水150毫米。如不从外域调水,全靠天然降水,不行!我们不算这个账,老天爷要和我们算这笔账。不管你节水不节水,只要总量不够450毫米,就以每年沙漠扩展2000万亩、荒漠化1亿亩,外加草场退化、森林枯死、农作物减产、江河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泉溪枯竭等为代价,一年接一年地对我们加息惩罚。
  沙漠化非常可怕,可以灭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古埃及六千年前已经成繁荣的文明国家。由于古埃及人不懂得调水,只靠天吃饭,土地沙化,终于被沙漠吞噬了。中国也有这样的例子:楼兰、西夏都是因为沙漠而灭亡的。现在,沙漠已经在中国北方列阵,正虎视中原,威胁全国。
  水进才能沙退,南水北调才能救中国!
  朔天运河大西线南水北调,从北纬28度喜马拉雅山调水北上,自流到北纬46度的新疆、内蒙北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南水北调。年调水两千多亿立方米,覆盖18个省区,确系全局性的重大战略工程。
  仅从调水线路就能从宏观上看出其治沙效果。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是从水源最丰富的西藏雅鲁藏布江朔玛滩筑坝引水,串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到四川阿坝贾曲入黄河。利用黄河4600公里河道,输水沿黄8省区。另外,还有更为广阔的输水范围。首先,她经青海湖调蓄,输水西北柴达木盆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以及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其次,她经岱海调蓄,输水浑善达克沙漠、科尔沁沙漠,且导水入永定河,经大同、北京、天津入渤海,形成万里大运河;建成大柳树水库,利用河西走廊,延伸航道至新疆出国,建成水上丝绸之路。并借运河灌溉河西走廊、腾格里沙漠、哈土盆地,以及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
  根据治沙专家们几十年的经验,年降水在50毫米到350毫米地区平均每亩沙漠灌溉100立方米水,连续10年可成绿洲。以此推算,每年调水入区(新、青、蒙、晋、陕、甘、宁7省区)1000亿立方米,连续40年,可改造10亿亩沙漠成绿洲;年调水入区2000亿立方米,15年改造10亿亩沙漠成绿洲;年调水入区3000亿立方米,7年即改造10亿亩沙漠成绿洲。一旦将10亿亩沙漠变成绿洲,我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将会出现根本改善。北方年降水达900毫米,北国成江南。
  10亿亩沙漠变绿洲,不仅保障了中国耕地不再逐年锐减,相反,还能按照人为意志而日趋扩大。
  2006亿立方米的南水北调,可使北方的大部分旱区得到浇灌和滋润,百河不再断流,城乡人民都可以从水的困扰中解脱出来。
  中国的西北、华北地区,现有20亿亩土地因缺水而荒漠。当这些地区得到灌溉后,加上改造十大流域而新增的河滩地,起码有10亿亩可以变为耕地。中国现有耕地19.51亿亩,新增10亿亩,它意味着中国的耕地扩大了1/2,也就是说,13亿人口的中国,人均耕地增加了1/2,这里头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
沙尘暴频频南侵,我们屡战屡败,却又在屡败中屡战,虽说捷报频传,但也改变不了逆水行舟的命运:人进沙退的速度只占沙进人退的1/6。照此往后,不需一个世纪,我们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将无生存乐园。
  严重的生存威胁不得不使我们冷静地思索一下,我们为何如此惨败?沙尘暴的克星究竟在哪里?克星如何布阵才会取得最佳效果?要想弄清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沙尘暴从何而来?
  中国沙尘暴之源,除了外来的,境内还有三大源区和三条线路,俗称“三路大军”。
  “三路大军”中最东边的一股称“东路军”。
  “东路军”的风源是西伯利亚寒流。这股气流沿着我国兴安岭西侧,掠过呼伦贝尔大草原,沿中蒙边境向南,穿过锡林郭勒草地,入浑善达克沙地,一路搅起沙尘,进张北、沽源地区,直扑京、津、唐及华北地区。
  21世纪的头一个元旦佳节期间,呼伦贝尔盟牧区的气温降至30年来最低点,从兴安岭蔓延过来的大雪为大草原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被。这本是瑞雪兆丰年的大好事,但由于缺乏饲草,仅新巴尔虎右旗就有2600多户牧民被困在半米厚的雪原中,2万多头牲畜死亡,57万多头牲畜在死亡线上挣扎,许多牧民被冻伤。
  从天而降的灾难,令人想起“呼伦贝尔”名号的由来。“呼伦”与“贝尔”在蒙民的传说中是仙童和仙女的代称,他们与风妖和沙魔做斗争,在草原上留下了净湖和针神般的防风草。
  呼伦和贝尔布下的防风草,对人体有舒筋活血、驱寒抗病的功效,这便引来了大队人马的非法采掘。仅陈巴尔虎旗西乌珠尔1200平方公里的草场,被破坏面积就接近1/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有关专家向人们发出了警告:“如果不尽快停止在呼伦贝尔草原上挖药材,10年之内将变成荒漠,后果十分严重!”
  那一棵棵的防风草,原本是扎在风妖沙魔身上的亿万神针,由于人们的无知和贪婪,竟干出了助桀为虐的傻事,从此,风沙横行无忌。
  虽说呼伦湖还是内蒙古境内最大的淡水湖,那贝尔湖也在兴安岭冷湿气流的关爱下清丽如初,但防风草被挖,草场严重被毁的现实,实在使人心寒。
  这个原是吸尘清沙的好地方,如今成了中国东路沙尘的发源地。
  北部寒流裹着这股沙尘穿过呼伦湖,掠过南边的贝尔湖,进入蒙古国境内,再向南,就是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
  50年前,锡林郭勒还是水草茂盛的好地方。近些年来,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逐年退化,甚至变成了茫茫的沙海。不仅会产生沙尘暴,也会造成雪暴,形成严重灾害。
  2001年春节期间,北部的寒风袭来,那大雪便纷纷扬扬下个不停,沙尘暴与雪暴掺和在一起,产生了雪原上的奇特景观:冰雪结成硬壳,沙粒闪着金光,狂风吹出一条条风带,贫瘠的草原没有积攒的饲草和避风的棚舍,大批牲畜被冻死了。损失最严重的是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和乌拉盖尔河畔。仅东珠旗就死亡牲畜5万多只(头),3.1万只(头)散失在外,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社会各界为这里捐赠1435.6万元现金和物质,人们以极大热情破冰铲雪,驻军用20多辆大卡车昼夜不息地将急需物资送到灾民手中。
  锡林郭勒草原在逐年退化中扩大了沙化面积。尚存的270万亩草场已由过去5亩草场养活一只羊变成了28亩草场勉强维持一只羊。东乌旗和西乌旗南部的浑善达克沙地面积增长尤为迅速,它的东西长达300公里至400公里,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肥美草地,如今成了“抓把黄沙飞千里”的沙地。一到缺雪少雨的冬春季节,这里的风便卷着大量的沙尘,进入河北省北部的张北、沽源等地,扑向首都北京及华北地区,成了蚕食北京地区的一股近敌。这就是东路沙尘暴的来历。
  简言之,对付东路沙尘暴的有效办法:保护呼伦贝尔大草原,杜绝乱采滥挖的毁损行为,让呼伦贝尔成为过滤外来风沙的吸尘器;让浑善达克沙地及其东部的科尔沁沙地变为绿洲,使南下之风在这里不再起尘;加上两大沙地以南的植树造林,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东路沙尘暴的威胁。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20: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虽说有70%的江河湖泊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甚至严重污染了,但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却洁净如初。尤其是上游地区,高高在上,冰山雪域,山谷陡峭,加上河水湍急,有效阻滞了人类足迹的光顾,这就有效保持了好山好水的天生丽质。在这片山峰耸立的处女地上,水从云中来,流自冰山出。朔天运河把它们串联成一体,这就是中国的水塔工程,来自世界屋脊的水塔工程。这个水塔容量很大,据郭开等人的测算,足可使半个中国得到浇灌。她洁净的甘霖,足可使数亿人摆脱污水困厄而用上没有丝毫污染的西藏水。
  这个数据来源很简单:运河本身工作人员8000万,他们从全国各地来,拉家带口,总数至少在1.5亿以上。加上京、津、冀、鲁、豫、陕、内蒙、甘肃、青海、新疆以及东北、苏北、川西、藏南等部分地区,合计人数好几个亿,说数亿人得到干净的饮用水,这个概数不为过。
  有人说北方无河不污,凡喝河水者无疑会在朔天运河的“源清流洁”中得到福音。但黄土高原、中原、华北等地,许多人都在饮用地下水,把他们也计算在数亿人内,合适吗?解答这个问题,得从中国北部高氟区的黄牙病谈起。
  这是个司空见惯的现象:黄土高原、中原大地,还有大西北广大地区,无论大汉的体魄如何健壮、无论姑娘、大嫂脸蛋怎么靓丽多彩,只要张口说话,许多人便露出锈中染褐的黄牙来,这与高氟地区的不洁饮水有很大关系。
  世界观察研究所研究员帕亚·萨姆帕特在美国2000年年初《世界观察》发表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亟待解决》中说:“中国北部较干旱的地区,地下蓄水层中氟含蕴藏量很丰富。氟是骨头和牙齿健康所必需的一种基本营养素,但是,如果吸收量过高,就可能造成颈椎和脊梁的断裂性损伤及各种牙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北部的7000万人正在饮用氟含量过高的水。”这个数字与水利部2004年公布的数字基本相符。
  威胁人体健康的还有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大量使用化肥,许多养分不能完全被植物吸收,这些多余养分沉积在土壤里,渗进地下水中,变成危害人体的化合物。
  帕亚·萨姆帕特的论文说:“世界环保组织对中国北部14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一次调查发现,农作物只吸收所施氮肥的40%,大量过剩化肥溶于灌溉水中渗入土层里,变成了硝酸盐。饮用高硝酸盐浓度的地下水(每升10毫克以上),可能引起婴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即所谓的青紫婴儿综合症。由于婴儿胃酸少,消化系统把硝酸盐转化成引起血液输氧能力下降的亚硝酸盐,从而导致婴儿窒息或死亡。亚硝酸盐也与消化道癌症有关。亚硝酸盐污染无处不在,而在人口密集以及对粮食高产需求最集中的地方,这种情况尤为严重。在中国北部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的一些县里,一半以上被调查地的地下水硝酸盐浓度超过了50毫克/升(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硝酸盐含量标准是10毫克/升)。在一些地方,这个含量已高过300毫克/升。近些年来,随着化肥使用量逐步增加。这些地方的地下水硝酸盐浓度可能又有了上升,而且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以及更多的土地由于城市发展、工业开发、肥力枯竭和土壤侵袭而流失,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还在上升。这样的地下水对人体十分有害。”
  据统计,中国城市供水30%源于地下水,北方城市达59%。近20年来,城市地下水普遍恶化。1992年调查显示,恶化面达90%以上,这对数亿人口饮用水的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导致疾病、劳动力丧失、残疾甚至死亡。
  这就是中国的现状:明知饮用水早已严重污染,人们依然饮用,这是渴不择洁的无奈。
  2000多亿立方米的洁水调至北方,可以使大半个中国告别饮水不洁的历史。到那时,北方高氟区人民不仅会从骨骼病和黄牙病的磨难中解脱出来,还会像苏杭天堂那样富甲天下。他们生产的高氟作物必将行销世界,成为那些低氟地区人群的保健食品。
  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已经严重污染的其他北方地区亦不必担心,只要大量的清洁水北流,危害人群健康的“头号杀手”将不攻自灭。干旱区得益,城市得益,乡村也得益。获益最大的还是黄淮海平原饮用地下水的1.6亿人。虽说西藏水距这一地千万里之遥,但再想一想:大水塔其实就在自己的头顶上。
  大量洁净水补进北国江河,可使浅层地下水随之改善。以山东济南为例,济南是座泉城,近些年来,泉水量越来越少,且质量远不如前,接连好几年出现断流现象。专家们绞尽脑汁找出了原因:直接原因是黄河断流。人们恍然大悟:泉城泉源黄河水!黄河污染,必然会牵连泉城。为保持泉水的清洁度,山东人想出了办法:黄河枯水或断流时,济南只用积存的湖水而不用地下水,以免污染的黄河水有空可钻。在黄河水丰时,济南则动用泉水不动用蓄存的湖水。朔天运河修成后,黄河以及古老的京杭大运河都会得到洁水冲污,山东的水质状况便大为改善。其他北方诸省,都会像山东那样直接或间接地喝上清洁水。
朔天运河至少可以使8000万个劳力得到就业的机会。根据如下:
  朔天运河干线长6600多公里,工程开工后,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1000万。
  6600多公里沿岸,有1000多个景区景点,而且多是沿着古文化发达的长城、黄河沿线,仅内蒙岱海周边地区就有上百个景点。岱海——北京——天津海口一线有360个景区,都可以发展旅游业。按每10名游客需一名服务人员计算,全线旅游业可安排1800万人就业。
  全线设计码头286个,每个港口、码头是一座中小城镇,每个城镇计5万人,全线就是1400万人。
  电力系统:朔天运河电力装机能力在1.76亿千瓦以上,还可在河套地区富煤带建造坑口火电厂群,装机1亿千瓦,水电火电合计2.76亿千瓦,相当于15个三峡的发电量,且造价低廉。以每6千瓦1个就业人员计算,共需4600万人。
  改造沙地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工程。中国十大沙漠,有了水都可以改造成林区、草场或良田。先期动工的头三年,因开路、修渠、植树、种草、建设基本生活设施等,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按改造10亿亩计,从改造到完成,以及以后的耕种和管理,人均15亩地,需6500万人。以300~500人形成一个居民点,可相继产生15万个新村庄。仅治理威胁沈阳的科尔沁沙漠和威胁北京的浑善达克沙漠就可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市失业、待业人员1000万人。
  朔天运河本身需要行政管理和服务人员100万,为运河服务的通信、保卫、教育、文艺工作者38万,医务工作者20万。
  运河修通后,沿河的农业、工业、矿业、交通运输业将获得极大的开发,各种养殖业、加工业将大大地发展起来,预计可吸纳1000万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口。
  以上总计16458万人,按保证率50%计算,少说也有8000万个就业岗位。
 大西线引水工程带来的副产品之一是:每年得到1万亿度的电能。听到这个巨大数字,也许有人会发出疑问:这1万亿度电能是怎样算出来的?
  2004年8月6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科学奥秘》周刊特约记者简亮、李林的文章:《有水才能“再造中国”——专家学者解读“大西线”能创造经济奇迹的奥秘》。现将该文中的电力问题摘录于下:
  根据水电原理世界动力会议的统一规定:1立方米水,落差377.8米,即1度电(千瓦小时)。“大西线”年引水2006亿立方米,有效落差3250米,总装机2亿千瓦,年发电1万亿度以上。具体电站部署:“大西线”在西藏雅鲁藏布江朔玛滩引水口高程3588米,到四川阿坝与甘肃玛曲交界的贾曲入黄河,海拔高度降到3399米。总落差189米,流程1239公里,保证自流有余,还可建六处电站,年发电达800亿度。
  “大西线”引水到黄河,首先要建黄河拉加峡水库,正常水位3400米,经拉加峡水库调蓄后,“大西线”来水2006亿立方米分三路流出:第一,修216公里的拉青(拉加峡至青海湖)大渠,引水入青海湖的子湖——耳海(淡水湖),年引水1200亿立方米。经青海湖调蓄后再分三路输出。一路经青岱大渠由青海湖到内蒙古岱海;二路经青蒙大渠从青海湖到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旗的居延海;三路由青海湖经青若大渠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若羌。这三路中间可供利用的有效落差1600~1800米,在西宁、兰州、张掖、若羌等地建16座大中型发电站,总装机15406万千瓦,年发电7338亿度。
  第二,拉加峡水库调蓄后2006亿立方米中的500亿立方米沿黄河下泄,加上黄河本身的水(250亿立方米),每年入龙羊峡水库的水达到750亿立方米。以下由拉西瓦、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小峡、大峡、乌金峡、大柳树、青铜峡、万家寨、天桥、龙门、三门峡、小浪底,直到郑州的西霞院。水位降到海拔89米,总落差3311米,有效落差3250米。理论计算,不包括黄河本身的水,只就增加的500亿立方米水来计算,总装机8600万千瓦,年发电4300亿度。原水电部规划的龙羊峡以下21座电站,总装机2006万千瓦,每年应发电664.5亿度,但因黄河水少,常断流停机。实际年发电仅200亿度上下。如果“大西线”引来水,增补黄河500亿立方米,国家无需再投资,就现有的电站可满负荷运转,即可年增加发电600亿度。
  第三,拉加峡水库的第三条出水路线是黄黄大渠,从玛曲(海拔3400米)引水入洮河,到岷县过分水岭入榜沙河,至甘肃省天水武山,再引水到定西——宁夏固原——黄土高原,经延安到内蒙准格尔入黄河,年引水300亿立方米。利用1400米落差,在武山鸳鸯镇建大电站,装机2220万千瓦,年发电1110亿度。发电后的尾水,经武山水库调蓄分两路输出,到万家寨和宝鸡、西安,中间还可建19座电站,总装机1520万千瓦,年发电760亿度。
  以上各电站总装机28196万千瓦,年发电14398亿度。按75%的保证率计算,总装机2亿千瓦,年发电1万亿度以上。
  1万亿度电是什么概念?从能量转化上来说,1吨原油能转化成3200度电。1万亿度电,可节省3.13亿吨原油。2003年,中国进口7000万吨原油,预计到2006年得进口1.5亿吨。节省3.13亿吨原油,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能源的危机。比照长江三峡,1万亿度电,相当于12个三峡的发电量总量。
 若从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划一直线,专家们称之为黑腾线。
  这条线的东西两部分面积几乎相等,而以下数据却如此悬殊:
  大约90%以上的人和工业生产能力集中在线东地区,线西地区却占不足10%;而一半以上的林地、草原、可垦荒地、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铜、稀土、镍、钾等各种资源分布在以西地区。
  这就出现了东南部地区“贫困的富饶”和西北部地区“富饶的贫困”。
  在历朝历代向西部进军的同时,大批移民从中原地区向西部不断迁移,既带去了中原的先进技术,也带去了中原崇重农轻牧的传统思维模式。这就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四川都江堰灌区、河套水利区、河西走廊灌区、拉萨平原农业区和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农业开发区等,凡是水源有保证的地区,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那些水源不足地区则在大开发的垦锄下变成了沙尘暴的天堂。
  所谓“木桶效应”,就是说,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我国中西部地区严重缺水,这就是“木桶效应”最短的那块木板。由于缺乏水资源,尽管历朝历代“大开发”,其结果是:黑腾线隔开的贫富局面仍不能改变。
  正因为人均资源的东西差距,造成中国单位产出中的运输费用十分昂贵。据资料显示,以生产同一单位产品的国民收入来衡量,中国的运费相当于日本的10倍左右。这种资源、人口和生产能力的分布失调,导致了资源的可及性和可得性下降,高昂的运费使得很大一部分资源丧失了经济利用的价值,从而使我国人均资源的实际拥有水平进一步下降。21世纪中叶,中国达到人口峰值16亿至17亿,净增的4亿人东南部这片超载的土地很难承受。朔天运河滋润的10亿亩新增耕地,20亿亩新增草场以及提高了一倍的森林覆盖率中,可以轻松地吸收和容纳5亿人口。这样一来,中国将出现人口重新分布的局面。因其抵近资源就地生产和消费,还可使单位产出中的运输和流通费用大幅度下降。这才是西部大开发的真正含义。也就是说,西部大开发,引水先行,将为国土资源的全面整治、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奠定坚实的基础。它的效益的显著性、永久性、广泛性是很难以具体数值表达的。
 朔天运河每年调水2006亿立方米,相当黄河4年的总流量(黄河年流量480~520亿立方米)。有人说:“哪有那么多水可调呀?”郭开等人提出的调水数据有以下三方面根据:①水电部的《中国水资源评价》、中国科学院《川西滇北水文地理》、西藏水利局的《西藏水利》等80多部著作;②五万分之一的地图;③两次进藏、5次到川西甘孜、阿坝以及运河沿线的实地考察。他们认为:把西藏高原视为干燥地域是不对的,西藏,特别是藏东南地区拥有中国最丰富的水源。由于来自印度洋上空潮湿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在青藏高原3500米等高线以上形成大降水,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年均降水高达2800~3600毫米。墨脱高达5000毫米,是全国大面积降水量最多的地方。西藏地区以积雪冰川和地下水形态保有的水资源达680万亿立方米,其中只有极少量形成径流。朔天运河引水区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年降水量1.2万亿立方米,径流量9800亿立方米,其中流出国境和流入大海的达6988亿立方米。现按出境水量6000亿立方米的1/3计算,取水2006亿立方米是有保证的。
  具体调水计划是:调藏水为主,对长江上游各支流只调汛期洪水。其中,雅鲁藏布江年出境量1689亿立方米,取水1188亿立方米;怒江出境量818亿立方米,取水300亿立方米;卡门河、西巴霞曲、丹巴曲、察偶河、独龙江等藏南12条河共有水2225亿立方米,可取水1000亿立方米,金沙江入长江口水量1500亿立方米,取水200亿立方米,雅砻江取水30亿立方米,大渡河取水20亿立方米。考虑到长江2020年以后也是缺水户,所以对这三条支流只取汛期的洪水。
  藏南地区,不仅可调雅鲁藏布江干流水300亿立方米,而且,它的4大支流也可调用,他们的水量分别为:尼洋河200亿立方米,拉月河90亿立方米,易贡藏布250亿立方米,帕隆藏布300亿立方米,喜马拉雅山南坡的8条河也可集水700亿立方米。另外,从朔玛滩到林芝全长360公里的新建干渠还可拦集密如蛛网的46条小支流,它们的流量139亿立方米,其中,110亿立方米可调往他处。
  西藏地区多冰川,冰川末端多在海拔3500米至2900米之间,朔天运河在这些地区的引水渠库的水位在3585米到3500米之间,它形成的大面积水库和水渠对气温产生调节作用,可使69条冰川末端浸入引水水域,仅雅鲁藏布江和怒江两流域,就可增加冰雪融水量400亿到600亿立方米。另据世界环保组织的观测,由于地球的温室效应,青藏高原冰山雪域的融化速度在逐年加快。这一总体趋势又为朔天运河的调水总量增添了一份安全系数。据测算增水量达1/4。
  综上所述:朔天运河从上游各江河年总流量6000亿立米中提取2006亿立方米,仅占下游入海量24754亿立方米的8%,占三条出境水的1/3,所以说,引水2006亿立方米这个数字是合理的、有保证的。
  水贵自流。自流下奉献电能。自流下水到渠成。自流下一劳永逸。自流下造福子孙。所以,朔天运河的设计原则是全线自流:自流入黄河,自流入青海湖、入新疆、入甘肃、入内蒙古。
  有人说:“不可能,自流入黄河不可能!要自流,怒江高程必须维持在3700米左右。郭开设想从雅鲁藏布江的3588米高程引水,到黄河3442米处入黄河,水头差距太小,不可能自流!”
  郭开说:“这个问题还是‘以子之矛,击子之盾’吧,长江中线南水北调,丹江口到北京,流程1257公里,落差89米,平均比降万分之0.7,它能自流入北京。我这雅黄工程1239公里,落差是:海拔3588米减去黄河入口高度3399米,落差为189米,计算出的比降为万分之1.52,是中线引水工程的2倍。根据流体力学原理,10万分之1即可自流,我这比降扩大了15倍,不仅能自流,而且流速不慢!至于怒江水位,为什么非要在3700米以上才能自流入黄河?要是那样,还谈什么苦构思、巧设计呢?”
  需要说明的是:郭开等人原先的设计方案中,考虑到四川省的开发计划,为了能从阿坝地区的沼泽地中得到大量的泥炭而获取一笔工程经费,他们打算在沼泽地上开挖深沟,并把整个沼泽地的水一块引入黄河。幸好得到世界环保组织关于保护湿地的提醒,这才改变了设计:草地不再下挖。这样一来可使干渠在通过草地后保持在海拔3400米,大大高出了与黄河交汇点的河床高度。这一设计的改变,虽减少了雅鲁藏布江到阿坝草地之间的发电量,但它减少了对落差的消耗,当然也就减少了开挖草地以及降低黄河河床的工作量。
  许多行家在审核这一工程后表示,无论原先的设计方案还是现有方案,自流入黄河是不成问题的。这些专家们还将朔天运河南水北调归纳为三大特点:一是引水量大;二是全线自流;三是汲洪济旱,化害为益。称赞朔天运河的巧妙设计是中国治水思路的重大拓展。
 打一个比方,中国人似乎处在这样一种尴尬的处境中:祖国母亲把大水盆高高地顶在头上、扛在肩上。但她的子民们却不能饮用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股好水沿着母亲的肋骨源源不断地流向国外,成了南亚洪水中一股举足轻重的“外来势力”。这一条条肋骨就是中国大西南的横断山。肋间深沟就是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等南北走向的河谷。它们所处地势呈现着这样的规律:由西向东,依次低势。这不正是可供利用的南水北调的天然沟渠吗?现代化的爆破技术削山填沟,很快就使河床出现厚厚的堆石坝。它拥高水位,迫使河水倒流,过分水岭,或穿过新辟隧洞,进入东边又一条河谷。仍然是堆石坝、隧洞或分水岭,一次次循环交替,一次次南水北流,稳当当地将藏水推至黄河岸边,免去了许多开沟挖河之辛劳。“大西线”引水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就在这里。至于哪条江在何处筑坝、何处凿洞、何处过分水岭最为合适,可以在进一步的探测中加以落实。
  藏水进入黄河之后,自流入青海湖不成问题,但能否自流入新疆、入内蒙古呢?中国地形西高东低呀,水往高处流吗?
  这里不妨将中国地形大势做一概略分析。
  很多地理类书籍中都这样写着:中国大陆自西向东倾斜,高低悬殊,大都沿着两条边沿陡然跌落:
  第一条边沿自祁连山逶迤转折向南,至滇西的横断山脉一线,即青藏高原的前缘。这条边界以西地区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著名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皆分布其中。这就是中国地势的第一级台阶,整个雅黄引水工程以及最大的蓄水库青海湖海拔3194米,处于一级台阶上,所以说,这是中国最为伟大的水塔工程。
  二级台阶海拔高度大都在2000米至1000米之间。由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阿尔泰山、天山、秦岭等山脉组成。其中包括平均高度1000米左右的塔里木盆地和低于1000米的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二级台阶的边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和滇东高原的东侧,这条边沿以东地区的丘陵和平原,组成第三级台阶,海拔高度大都在1000米以下。分布在三级台阶上的大山虽说超过海拔1000米,那也是高层台阶的丘下之山,故大都称“岳”,如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等。
  将中国整体地势缩简成三级台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浅出地看出高水下流的基本态势。它清楚地表明:从抬高水位后的青海湖向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等地引水,其落差概念是:从一级台阶向二级台阶上放水,从宏观上看,自流不成问题。这就是向西部干旱地区引水的天然地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30秒完成]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0898-66661599    站长联系QQ:7123767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jtche.com

手机版|小黑屋|中国人民大学论坛 ( 渝ICP备17000839号-9 )

GMT+8, 2024-3-29 05:45 , Processed in 0.04956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校园招聘信息---重庆爱这代科技有限公司

© 2001-2020 中国人民大学论坛校园招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